(台泰時報10月7日電)泰國勞動部7日公布最新數據指出,截至8月25日,全國持合法工作證的柬埔寨籍勞工僅剩49萬零534人,較5月戰事前的51萬2207人明顯減少,主因是泰柬邊境暫時關閉,導致大量持邊境通行證(Border Pass)的季節性勞工返國,對農業與畜牧業造成勞力短缺。
根據勞動部資料,目前柬籍勞工可分為兩類:持專業工作許可者676人,以及以體力為主的勞工48萬9858人。其中,依政府備忘錄(MoU)入境者16萬2015人,季節或臨時工作者2萬7017人,依內閣決議核准者30萬826人。相比之下,今年5月的統計中,MoU勞工尚有18萬3704人,季節性勞工2萬2297人,顯示封關後流失明顯。
勞動部表示,邊境封鎖導致柬埔寨勞工無法往返泰國,多數人選擇返回本國以避免逾期居留(Overstay)罰則。這些人多從事農耕及畜牧業,返國潮造成部分地區出現臨時用工荒。當局指出,目前尚有寮國、緬甸及越南勞工可支援替補,特別是曼谷地區仍為柬籍勞工主要聚集區。
為應對勞力缺口,勞動部啟動三大管理與補充措施。第一項是「留舊保新」政策,確保現有外勞合法續約,包括延長緬甸籍勞工工作許可證,以及依7月22日內閣決議,允許持Border Pass的柬籍勞工繼續在邊境區域工作。第二項為「擴新來源」政策,計畫開放逃避戰火的緬甸難民可在泰國臨時就業,並與其他國家(如斯里蘭卡)簽署新的勞工輸入協議,同時登記目前居留不合法的外勞,以納入合法體系。第三項為「泰人取代外勞」方案,透過全國就業服務網絡,包括「泰國人有工作」平台、各省就業辦事處及曼谷十區職業中心,協助學生與一般民眾尋職,減少對外勞依賴。
官員指出,未來勞動政策將兼顧三大面向:保障外勞人權與安全、促進合法就業登記,以及打擊非法仲介與人口販運網絡,並強化勞工教育宣導,讓外勞了解自身權益與法律責任。
勞動部強調,儘管柬籍勞工減少,但整體外籍勞動市場仍穩定。政府將持續透過跨國協議與簽證制度調整,確保企業用工不受衝擊,同時維護社會秩序與邊境安全,避免非法移工問題擴散。
圖片來源:Matichon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