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疲軟債壓沉重 業界催策連環刺激

(台泰時報10月8日電)泰國私營部門呼籲政府在今年最後一季加速推出刺激措施,以應對內需低迷與債務壓力升高的經濟環境。工商界指出,家庭債務高企導致民間消費持續萎縮,雖然旅遊與政府支出帶來短期支撐,但整體經濟復甦仍顯脆弱,若不採取持續性政策支援,恐難實現全年成長目標。

泰國工業總會(FTI)主席格良凱(Kriangkrai Tiannukul)表示,負通膨現象顯示國內購買力嚴重下滑,收入低於支出已成普遍現象。泰銖升值使能源進口成本下降,導致市場資金流動性不足,尤其是外圍地區的消費停滯情況更為明顯。他強調,政府應依據三方聯合委員會(JFCCT)與FTI的建議,盡快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包括擴大「半半計畫加強版」與國內旅遊方案,以帶動終端消費。

格良凱指出,若刺激政策能有效推行,通膨率有望由負值回升至0至1%之間,將成為衡量經濟復甦的關鍵指標。他認為經濟團隊已掌握市場訊號,現階段應集中力量提振需求,使經濟動能在年底前逐步恢復。

工總副主席那瓦(Nawa Chantanasurakon)補充,目前多個產業產能利用率已降至谷底,特別是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外需疲弱與美國加徵關稅的雙重壓力。約二十個製造業部門受到影響,工總正與商業部合作尋找新市場,以減少對美出口依賴並提升銷售表現。

泰國商會副主席威實(Wisit Limluecha)則指出,美國上調泰國產品關稅19%,將導致第四季出口放緩。由於企業提前出貨以避稅,目前仍有約三個月庫存。政府應加強匯率管理,防止泰銖過度升值,同時協助中小企業與家庭減輕債務負擔,並適度下調政策利率以改善流動性,讓企業有喘息空間。

泰國中小企業聯合會戰略委員長桑猜(Sangchai Theerakulwanich)指出,中小企業正陷入「經濟陷阱」,主要挑戰包括:一、化解債務風險,特別是結合體制內外債務的「混合型債務」問題;二、推動具永續性的經濟刺激,結合ESG與數位轉型,導入AI與創新技術以提升競爭力;三、加速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開拓新市場以分散風險。

此外,中小企業信貸保證公司(TCG)董事總經理西提空(Sitthikorn Direksunthorn)透露,目前微型企業仍面臨融資困難,約九萬至十五萬泰銖的小額貸款是金融體系的薄弱環節。銀行對此類借款人的拒貸率已從10%上升至18%。為此,TCG正推進PGS11信貸保證計畫,釋出約五十億泰銖額度,協助企業參與政府標案並增加市場流通資金。

TCG預計明年將轉型為「中小企業融資入口平台」(SME Gateway),以協助六大類企業取得資金,包括微型商戶、受經濟衝擊者、綠色轉型企業及新興科技產業。西提空強調,擴大融資保證至非銀行與奈米金融體系,將有助形成更完整的基層金融支持網絡。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