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8日電)泰國證券交易所(SET)宣布,將於近期前往香港與國際機構投資者會面,介紹泰國資本市場的最新發展與監管架構,同時推動「Jump+」專案,並以醫療健康(Healthcare)與食品科技(Food Tech)產業作為未來招商亮點。官方期望藉此提升外資信心,為年底資金回流創造契機。
根據泰國證交所數據,2025年9月底SET指數收於1,274.17點,月增3%,但日均成交值降至431.55億泰銖,年減逾三成。外資雖仍佔交易總額近47%,但已連續11個月賣超,累計淨流出逾9,600億泰銖。與此同時,本地散戶投資人佔比上升至37.6%,顯示資金結構正逐步變化。
證交所表示,赴港行程由亞洲交易所聯盟(Asian Exchange)主辦,將與多家國際機構與量化投資者(Quantitative Investors)座談,主要目標是說明泰國市場結構、法規環境與交易制度,促進國際理解與合作。官方指出,目前重點仍在市場機制與制度透明度的介紹,而非全面推介泰國經濟故事(Thailand Story),但未來將考慮與政府合作舉辦國際路演。
「Jump+」計畫為證交所今年主打的重點項目,已吸引超過67家上市企業參與,旨在提升企業中長期發展透明度,展示三年內的成長藍圖。官方預計將擴大參與範圍,尤其鼓勵大型上市公司加入,以展現市場韌性與創新力。
在產業方向上,證交所看好醫療健康與食品科技為兩大新興成長動能。特別是「健康旅遊」(Wellness Tourism)被視為未來的優勢領域,近期有相關企業如ONSENS正式掛牌IPO,顯示外資對泰國創新健康產業的興趣上升。同時,泰國在食品研發與加工技術上具備優勢,能在全球價值鏈中創造高附加價值。
此外,證交所高層指出,全球投資資金當前集中於所謂的「天使股」與黃金,但隨著各國降息週期展開,新興市場資產逐漸受青睞,泰國仍在主要觀察名單之中。外資尚未完全撤出,只是等待明確的「泰國故事」與政策方向,以決定後續配置。
報告並指出,泰國資本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應反映於企業的「獲利能力」(Earning Power),而非短期資金流。長期而言,股息標的(Dividend Play)與消費股(Consumer Play)仍具吸引力,尤其將受惠於政府最新核准的「半半計畫加強版」消費刺激措施。
另一方面,泰國市場受美國政府關門風險影響有限,被視為短期外部變數。分析認為,在IPO市場回暖、債券發行重啟及長期基金(LTF)拋售壓力減弱等因素支持下,泰股有望於年底持續回升。
目前,證交所正與財政部及商務部磋商,推進短期「Quick Win」措施,並以行政方式加速改善市場規章,建立「泰國故事」的信心框架,盼在不修法的情況下快速提升市場效率與吸引力。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