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識泰網七成 品牌恐被隱形

(台泰時報10月7日電)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泰國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數位危機,高達七成的AI搜尋結果未引用任何泰國網站連結,恐導致本地企業在年底購物旺季錯失曝光與銷售機會。該研究名為「Thai GenSearch Citation Gap 2025」,針對多款生成式搜尋工具進行測試,包括Google AI Overviews、Bing Copilot、Perplexity及ChatGPT等,結果顯示AI回答主要引用國際資料來源,對泰國內容的認知與引用極為有限。

報告顯示,AI搜尋的「引用落差」(Citation Gap)已達警戒水準,表示當使用者以AI搜尋尋求答案時,AI產生的回覆多以外國網站為依據,導致泰國市場語境、品牌與在地資訊被忽略。研究團隊測試超過1,200道問題,涵蓋泰英雙語,結果指出:整體有70%的回答未含泰國網域連結;以英文提問時,比例更高達88%;即使以泰文搜尋,仍有31%的回答未引用本地來源。B2B產業、健康醫療與地方服務類別的落差最為嚴重,尤其在英文搜尋中幾乎被AI忽略。

專家分析,過去企業競逐搜尋排名(SEO)已不足以確保能見度,生成式AI的興起改變了搜尋邏輯,關鍵在於「被AI引用」(Be Cited by AI)。若品牌網站的結構數據不完整、內容無法精準回答問題,或缺乏明確的品牌實體(Brand Entity)標示,AI將難以識別其為可信來源。

數位行銷顧問指出,企業應盡速調整策略,從「搜尋優化」(SEO)邁向「生成式搜尋優化」(GEO)與「AI搜尋優化」(AIO)。具體措施包括強化FAQ與HowTo結構、優化頁面速度以符合Core Web Vitals標準、並在文章中加入結構化資料(Schema),以提升AI辨識與引用的機率。同時,應建立明確的品牌知識圖譜(Entity Mapping),讓AI能理解品牌與服務之間的關聯。

此外,報告建議企業在短期內採取14天行動計畫,以提升在AI搜尋中的可見度。主要步驟包括:更新網站主要頁面、建立常見問題與教學內容、調整內部連結結構、加強Google商家資料(Google Business Profile)互動,以及修正網站技術問題以通過核心效能檢測。

目前被AI較常引用的泰國網站,多集中於社群與生活類平台(如討論區與美食網站)、新聞入口網站以及特定服務的常見問答頁面。然而,專家警告若企業不盡快修補引用落差,未來生成式AI的演算法將進一步偏重國際資料,泰國本地品牌將更難被新世代消費者看見。

分析指出,年底購物季如12.12及新年檔期是泰國電商與零售的重要時段,若AI搜尋仍忽略泰國來源,可能造成數位曝光與轉化率的重大損失。報告呼籲,政府與產業界應共同推動「泰國資料強化計畫」,建立在地內容資料庫並鼓勵企業使用開放結構資料,以確保泰國聲音在AI搜尋時代不被邊緣化。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