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推IP融資 智財變資本助中小企

(台泰時報10月7日電)泰國商業部智慧財產局宣布推動「IP 4 All」政策,聚焦「智慧財產權助力企業發展」(IP for Business),並啟動「IP融資」(IP Financing)計畫,允許企業以專利、著作權、商標或商業秘密作為融資抵押資產,協助中小企業(SME)更容易取得資金,強化創新與競爭力。

智慧財產局局長奧蒙(Oramon Subthawitham)表示,此舉為響應商業部長蘇帕吉(Supajee Suthumpun)指示,要求加速協助受到地緣政治、貿易壁壘、融資困難及技術依賴問題影響的泰國企業。新政策將與資本市場、金融機構、資產評價協會及學術界合作,建立智慧財產資產估值與融資框架,促進智財價值轉化為實際經濟動能。

奧蒙指出,目前泰國SME佔全國企業總數約99%,提供國內超過七成就業機會。然而,受限於融資困難與創新投資不足,泰國經濟成長持續趨緩,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她強調,IP融資將成為中小企業的重要出路,使創新成果與研發成果能轉化為具體資本,創造永續競爭力。

智慧財產局正在制定相關標準,以協助企業以合法智慧財產作為金融抵押,包括專利、實用新型、著作權、商標及商業秘密等。該局並計畫設立智財資產估值中心,與泰國評價協會、主要銀行及證券機構共同開發評價模型,使市場能公平評估智財價值並促進交易。

她指出,泰國目前仍缺乏成熟的智慧財產交易市場與評價機制,使得相關資產未能充分被金融體系接受。未來將參考新加坡、中國與韓國等國家成功案例,建立泰國智財評價制度及商業化管道,讓知識創造成為企業融資與投資的重要基礎。

奧蒙透露,智慧財產局將與合作夥伴共同舉辦系列研討會與培訓課程,推廣「智財融資」概念,協助企業理解如何將創新成果轉化為資本資源。「泰國有許多創意與研發成果,但若無資金支撐,無法形成產業價值鏈。IP融資正是開啟創新經濟的關鍵鑰匙。」她說。

該政策除促進創新產業發展外,亦將推動智財市場化與產業升級。專家指出,一旦泰國建立智財抵押體系,不僅能強化國內企業融資能力,更將吸引外資投入高科技與研發領域,成為泰國邁向「創新驅動經濟」的重要里程碑。

圖片來源:泰國智慧財產局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