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7日電)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25年6月起,將新冠病毒新變異株XFG(又稱「Stratus」)列入「需關注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 VUM)名單。該變異株屬於Omicron(奧密克戎)亞系,因刺突蛋白多處突變而具高度傳播力,並可能具免疫逃避特性。
泰國衛生部醫學科學司司長沙拉武(Sarawut Boonsuk)近日表示,泰國仍持續進行新冠病毒監測與基因定序工作,特別針對XFG變異株加強檢測。截至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該變異株會導致更嚴重的臨床症狀,多數感染者僅出現輕微不適,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
根據醫學科學司數據,泰國自2025年4月至10月4日期間,累計發現34例XFG確診病例,均為輕症或無症狀個案。沙拉武指出,該部門自4月1日至10月4日期間共完成613例新冠樣本基因定序,結果顯示主要流行株為NB.1.8.1*(73.4%),其次為XEC*(8.6%)、JN.1*(6.5%)、XFG*(5.5%),其餘其他變異株佔5.9%。
同時,泰國自疫情爆發以來,已向全球病毒基因資料庫GISAID提交逾48,870份新冠病毒樣本序列,顯示其在病毒基因監測與資料共享方面具備高度能力與國際合作水平。
沙拉武強調,泰國的防疫重點不僅在於即時監測,更在於建立「長期防護體系」。他表示,醫學科學司將持續推動主動監測與國內實驗室合作網絡,以確保在變異株出現時能迅速辨識與回應。
「XFG變異株的出現,再次印證泰國疾病監測體系的持續性與可靠性。部門將持續採取前瞻性策略,不僅為防控疫情,更是強化國家健康安全與健康經濟基礎的重要一環。」沙拉武說。
目前,泰國公共衛生部呼籲民眾保持警覺但無需恐慌。即使XFG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現有的防護措施仍具成效。建議民眾在密閉或人群聚集場所繼續佩戴口罩、勤洗手,並於出現症狀時使用ATK檢測,以防止社區感染擴散。
醫學專家同時提醒,儘管病毒不斷變異,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與疫苗接種仍是防範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泰國衛生當局也持續監控住院與重症比例,至今未見異常上升。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