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蓄水告急 發電局嚴控下游排放

(台泰時報10月7日電)泰國北部連日降雨使得位於達府的普密蓬壩(Bhumibol Dam)水位快速上升,庫區蓄水量已達總容量的八成九以上,距離設計上限僅剩約10%的空間。泰國發電局(Egat)已下令減少下泄流量,以防止湄南河流域發生洪患,並密切監測大壩結構及水勢變化。

根據發電局於10月6日的最新資料,普密蓬壩過去24小時內因清邁地區強降雨,湧入水量高達9,214萬立方公尺,致使壩內蓄水總量增至1,204.8億立方公尺,相當於設計容量的89.5%。其中可用水量為82.48億立方公尺,較去年同期增加逾28億立方公尺。

目前壩面水位已上升至海拔255.37公尺,距離滿庫線260公尺僅差約5公尺。發電局指出,經工程師巡查後確認壩體結構穩定,未發現任何裂縫或異常變形現象,安全性仍屬可控。為減輕下游湄南河流域壓力,排放量已依據皇家灌溉署指引,調降至每日500萬立方公尺。

除普密蓬壩外,位於烏達拉迪省的詩麗吉壩(Sirikit Dam)水位亦逼近飽和,現有蓄水量達91.64億立方公尺,占總容量的96.36%。當局計畫每日釋放3,500萬立方公尺水量入南河,以維持水勢平衡並防止外溢。

發電局官員表示,泰國北部和中部仍受季風影響,未來數日可能持續降雨,兩座主要水庫將實施24小時監測機制,並與皇家灌溉署及災防部門協同作業。地方政府已提醒下游社區密切關注官方公告,預作防洪準備。

普密蓬壩為泰國最大多功能水庫之一,於1964年啟用,除供應水力發電外,亦支撐農業灌溉及防洪任務。其調蓄能力對維繫湄南河流域水資源平衡至關重要。歷年來每逢雨季若集水過快,均需透過精準排放與下游水閘協調,以避免平原區洪災。

氣象部預測,未來一週北部及上中部地區仍有強降雨機率,特別是清邁、南奔、達府及彭世洛等地。若雨勢延續,兩座大壩或需進一步調整排水策略,以確保安全運行。災防廳呼籲民眾保持警覺,尤其沿河村落及農區應隨時準備撤離計畫。

目前各單位已建立聯合應變中心,監測入流量、降雨分布及水庫壓力,並將每日數據匯報至能源部與總理府,以利決策部署。政府強調,防洪與民生用水供應將同步兼顧,盡力避免重演往年暴洪情況。

圖片來源:Bangkok Pos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