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府啟動一萬億計劃 設AMC整合債務助民紓困

(台泰時報10月7日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阿克尼迪(Ekniti Nitithanprapas)宣布,政府將啟動規模達一萬億泰銖的不良債務(NPL)收購計畫,透過設立資產管理公司(AMC)機制整合民眾債務,由政府出資協調金融機構將壞帳買回,集中管理與重組,盼能迅速減輕家戶負擔,恢復金融體系穩定。

阿克尼迪表示,目前已與泰國央行(泰國央行,BOT)進行會議,由央行總裁親自督導,希望能在短期內推出具體方案。該計畫將動用「金融機構發展與復甦基金」資金,不動用國家預算,基金目前餘額約260億泰銖,預計其中不超過100億泰銖將用於購買銀行體系內之壞帳。

他解釋,此次作法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相似,政府將以低於帳面金額但屬公平價格的方式收購債權,並考慮採用「盈虧分攤機制」(Gain-Loss Sharing)以降低金融機構風險。由於多數銀行已提列呆帳準備金,因此該方案可迅速執行,避免系統性風險擴大。

阿克尼迪指出,計畫的重點不僅是購債,更在於「整合與重組」。許多民眾同時背負多筆債務,一旦成為NPL,往往遭多方催收,導致經濟壓力倍增。透過集中收購與整合,政府能全面評估債務人償還能力,進行個別重組,包括「減本金、降利率、延長期」等措施,讓還款更具彈性。

「部分債務人原本月繳5,000泰銖,重組後可能降至1,000泰銖,使其能重返正常還款循環。」他說,這不僅是金融調整,更是恢復民眾信用與生活穩定的社會政策。

為推動長期金融健康,財政部並將導入「Ari Score」制度,作為個人金融信用評估工具,鼓勵民眾建立良好還款紀錄。阿克尼迪表示,未來若債務人依期還款,將可享有進一步的利率優惠與信貸便利,讓「好債務人」重新獲得金融機會。

在執行機構方面,他透露,雖然原計畫為設立新AMC公司,但考量註冊與法規程序繁瑣,若無法於四個月內完成,恐延誤時效。為提高效率,政府傾向直接使用現有的「SAM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由財政部與泰國央行共同持股,具備管理經驗與營運架構,可立即啟動相關作業。

阿克尼迪強調,此舉是「精準且務實」的紓困政策,旨在減輕民眾債務壓力,同時防止金融體系壞帳累積。他補充說,政府將持續監測實施進度,確保政策能在年底前見效,真正達到「救債於源頭」的目標。

圖片來源:Money Expo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