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7日電)泰國保險委員會(OIC)回應陸路運輸廳政策,計畫針對「線上叫車服務」建立專屬保險類別,要求以數位平台提供接送服務的車輛必須依法登記為公共運輸用車,並繳交獨立保險費。新制預計於近期公布,保費將比一般私家車高出約5%至10%,但仍低於傳統計程車。此舉意在規範平台經濟下的交通安全與保障責任。
OIC副秘書長阿帕功(Apakorn Panlert)表示,電子交易發展署(ETDA)已於10月2日生效的新規定中,明定凡經數位應用程式接單載客的司機,須將車輛登記為公共用途。為配合此法令,OIC正研擬「線上計程車專屬保險制度」,專為此類車輛設立保險代碼與費率,以區別一般自用車與出租車。
他指出,過去許多平台(如Grab)多使用私家車兼營接送服務,並以短時段啟動(activate)保險方式應對臨時風險。然而,運輸廳要求新制全面取代此作法,建立明確的「線上車」分類,使保險公司得以據實核算風險。
據悉,運輸廳已正式請求OIC與保險業界共同制定專屬費率。新費率將依使用性質介於私家車與商業車之間,風險評估顯示此類車輛並非全時營運,故保費預期較計程車低。
阿帕功進一步透露,目前已有9家保險公司曾承保Grab平台之車險,OIC將以此資料為基礎,分析理賠比率(Loss Ratio)與風險特徵,以訂定新保費標準。他強調:「我們的資料收集系統已準備就緒,只待分析完成後公布正式費率。」
泰國租賃業協會主席薩南(Saran Thongthamnachart)指出,隨著數位交通經濟擴大,平台業者與司機必須遵守新的登記與保險規範。以往個人保單無法涵蓋商業用途,未來所有透過應用程式接單的車輛都需依法轉為公共車輛,並調整保險範圍。
他認為,新規將導致保費略為上升,但有助於市場秩序及乘客安全。「從個人車轉為商業車,保費自然會高,但這是合法營運的必要成本,」他說。
同時,保險業者亦表態支持。東京海上保險(Thailand)副執行長沙里(Seree Kawinratchatorn)表示,區分車輛用途是必要步驟。「若私家車保單未註明商業使用,而實際從事載客,一旦發生事故將屬於除外責任,不在理賠範圍。新的保險類別能避免爭議,保障雙方權益。」
據悉,OIC將在近期完成草案諮詢並發布公告,後續或要求平台企業配合保險資料上傳系統,以便監管單位掌握運輸活動之安全狀況。
新政策實施後,所有線上接送服務(含汽車與機車)均須依規登記與投保。政府預期此舉可提升乘客安全信任,並為數位運輸市場建立更完整的保險保障機制。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