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7日電)泰國財政部長暨副總理阿卡尼(Ekniti Nitithanprapas)6日表示,針對近期泰銖匯率出現異常波動及外匯市場數據失衡現象,財政部將於近期向經濟內閣(Cabinet for Economic Affairs)提案,討論針對市場異常情況的監管及應對措施。阿卡尼指出,最新統計顯示泰國國際收支帳中「淨誤差與遺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 NEO)數值異常偏高,反映部分資金流向可能與正常經濟活動不符,已對泰銖造成干擾。
阿卡尼說明,內閣將於10月7日成立經濟內閣,由財政部提出具體方案,研議如何控制市場異常波動。他已指示財政部常務次長召集相關部門會商,包括反洗錢辦公室(AMLO)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共同追蹤資金流動與可疑交易管道,以確保資金來源透明並防止灰色資金流入。
他指出,異常的NEO數據可能源於統計誤差或特殊資金移動,為避免擴大影響,需結合多方數據交叉比對。財政部正與泰國央行、證券交易委員會、反洗錢辦公室及海關總署等單位整合資訊,以建立清晰的資金流動全貌。此舉旨在於經濟內閣會議上提交完整報告,作為決策參考。
阿卡尼進一步說明,財政部此舉是回應近期來自泰國銀行公會及泰國資本市場協會的關切。兩單位均指出,市場上出現無法解釋的外資流入現象,部分資金可能經由非正規金融管道進入,造成外匯市場波動。他表示:「這是跨機構的重要任務,必須以整合方式處理,以利掌握全局,確保泰國金融體系穩定。」
據悉,該問題早在上月即引起泰國央行注意。泰國央行曾於9月發布報告指出,NEO數值上升未必與「灰色資金」相關,但承認外匯流量變化可能與貿易結算與投資轉移有關。泰國央行同時強調,正與SEC及AMLO協調資訊交換,以提升監測精準度。
阿卡尼表示,政府高度重視金融穩定與匯率秩序,總理已指示經濟團隊加快調查步伐。他強調:「我們將密切追蹤任何異常資金移動,以確保泰銖匯率反映實際經濟基本面,而非受到投機活動或非法交易的影響。」
此外,財政部亦同步檢討中期財政紀律框架(2026-2030財政年度),預計將調整為更長期的五至七年期規劃,以涵蓋政府收入、支出及公共債務等整體指標,確保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策略相互配合。阿卡尼透露,有關草案將於11月中旬召開專案會議討論細節。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政府行動凸顯當局對資金透明化及匯率穩定的重視。若NEO異常反映潛在資金流入問題,後續可能引發更嚴格的跨部門監管機制,包括銀行帳戶稽核及跨境資金流監測。市場普遍預期,短期內泰銖波動仍將持續,但政府若能迅速整合各部門資料並落實監控,有助恢復外界對泰國金融市場的信心。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