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衛生部近日發布《2568年衛生部屬醫療機構特別診療服務辦法》,明確規範所謂「高端診所」(Premium Clinic)的運作模式、收費標準與醫師執業條件。該政策被視為政府推動公共醫療體系升級的重要一環,旨在緩解大型公立醫院的擁擠現象,同時提升國家醫療服務的競爭力。
依據新法規,高端診所將設於公立醫院院區內,於正常上班時段開放,並以自願原則招募醫師參與。醫師不得在同一時間於常規門診及高端門診重疊執業,亦須確保不影響原有公務工作。衛生部強調,所有參與人員必須簽署自願同意書,以避免外界對「兼職或重複任務」的疑慮。
此類診所主要面向有支付能力的民眾與外籍人士,提供較快速的看診與專業化服務。收費部分,仍須遵循衛生部公告的公立醫療機構特別診療服務標準,不得超出政府核定範圍。若收入顯著高於支出,醫院需將盈餘回饋至醫療系統,用於改善設施、增聘人力與提升整體服務品質。
目前,全國已有多家公立醫院試行高端診所,包括北部的清邁那空平醫院、中部的那空巴吞醫院、東部的芭達雅帕塔瑪昆醫院、東北的那空叻差是瑪醫院,以及南部的那空是塔瑪叻醫院等。部分醫院預計於10月內正式啟用。此外,隸屬於醫療部的三家專科醫院──瑪達巴差拉醫院、皮膚病研究院及國家癌症研究院──亦同步設立專區提供相關服務。
公告明訂,高端診所可依條件提供三大類別服務:門診與專科檢查、住院照護、及非急性手術與處置。各醫院可依自身條件選擇開設其中一類或多類項目,但必須具備相應專科醫師團隊與設備。同時允許設置附加服務,如單一窗口(One Stop Service)登記、付款與取藥區,或專屬病房與預約系統,以提高病患便利性。
政府期望此計畫能吸引私人健康保險市場的部分資金流入公立體系。據估計,泰國民間健康保險市場每年資金流通逾1.5兆銖,若能導入公營醫院,將為國家財政提供額外資源,用以支撐全民醫療體系的永續發展。
衛生部並指出,該措施不僅有助縮短等候時間與分流病患,也能提升醫院收益與人力留任率。政策核心在於「多層次服務、價格公開、資源再分配」,以確保有支付意願者獲得效率,而一般民眾仍享受公平的醫療權益。
整體而言,「高端診所」制度被視為泰國公立醫療轉型的重要試點,若運作順利,未來可能在全國更多地區推行,並納入私人保險理賠體系,使民眾可在公立醫院享有與私營醫療相近的品質與便利。
圖片來源:PostToda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