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不動產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溫和放緩趨勢,惟外國買家仍維持重要地位。根據泰國住宅銀行(GH Bank)轄下之不動產資訊中心(REIC)最新統計,2025年第二季全國外國人公寓過戶總量略有下降,但中國買家依舊穩居首位,占市場約三分之一,顯示其對泰國房地產的長期信心未減。
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外籍人士在全國共完成公寓過戶3,248單位,總值約123.18億泰銖,面積合計13萬4,270平方公尺,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2%、16.9%及11.4%。儘管整體交易量減少,外資在市場中的占比反而上升,外資交易件數占總體的13.9%,交易金額占比23.1%,均高於去年同期的11.7%與21.1%。
REIC指出,全球與泰國經濟同步放緩,導致投資者採取保守態度。不過,外資買盤仍是支撐市場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大城市及旅遊區,如曼谷、清邁、普吉與芭達雅等地。分析認為,部分買家轉向購置自住型單位,以分散資產與取得長期居留便利。
以2025年上半年(1月至6月)計,外籍人士共完成7,167單位過戶,總值287.11億泰銖,較去年同期減少1.3%與12.6%。平均單價約每平方公尺9萬6千泰銖,每戶均價約400萬泰銖,平均面積41.7平方公尺。
在主要買家來源中,中國仍是最大宗,其購買面積平均36.6平方公尺、單價約400萬泰銖。其次為俄羅斯、緬甸、英國與美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買家在單位價值及面積上均居首,平均面積達57.5平方公尺,每戶均價達515萬泰銖,反映自住與投資需求兼具。
REIC分析指出,儘管整體市場略有降溫,外資持續在中高端項目中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沿海及交通便利地段的項目仍維持穩健銷售。曼谷市中心及東部經濟走廊(EEC)地區依然是外資投資焦點。
專家認為,未來四個月內若全球金融市場回穩,泰國房地產交易可望出現「技術性復甦」。同時,若政府持續推動開放性政策、簡化簽證與產權手續,將有助於提升外國投資者信心。
此外,市場觀察到緬甸買家的增幅明顯,已超越部分歐美投資者,主因為邊境經濟活動活躍與泰銖相對穩定,使該群體將泰國視為資產避險地點。
泰國不動產業界表示,雖短期交易量受經濟環境影響,但外資仍視泰國為區域置產熱點。預期2025年下半年,隨旅遊與基礎建設回升,外資需求將逐步回暖。
圖片來源:Prachacha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