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衛生界關注的抗HIV長效針劑「利納卡帕韋」(Lenacapavir)雖被納入可使用「自願授權」(Voluntary License)的國家名單,但由於藥價昂貴與註冊程序仍在進行,泰國患者目前仍難以取得該藥物。公民健康組織呼籲政府與製藥企業加快進度,使高風險族群能以可負擔價格獲得新一代防治藥物。
該藥由美國吉利德公司(Gilead Sciences)研發,為一種每六個月施打一劑的長效抗HIV針劑,可用於預防與治療感染。根據公司公告,2024年10月24日吉利德已與藥品專利聯盟(Medicines Patent Pool, MPP)簽署「自願授權協議」,涵蓋115個發展中國家與5個特別行政區,允許授權廠生產平價學名藥,泰國亦名列其中。
然而截至2025年10月,該藥仍未於泰國正式上市。原廠藥價格約每人每年90萬泰銖,使低收入患者難以負擔。國際公民社會團體在今年9月於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發起全球行動,倡議將價格降至每人每年40美元(約1,300泰銖),並敦促各國政府簡化藥品登記程序,以加速民眾獲得藥物的機會。
泰國愛滋病感染者網絡指出,儘管泰國名列自願授權國家,但尚無任何學名藥廠完成註冊或開始供應,因此實際可用藥仍僅限於進口原廠版本。該組織呼籲吉利德儘速向泰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完整申請,並應同時核准用於治療與預防兩種適應症,以利納入全民健康保險體系。
同時,該網絡向泰國公共衛生部、國家健康保險辦公室及泰國藥品機構提出四項建議:
首先,應促請吉利德盡快辦理在泰註冊程序;
其次,協調已簽署授權協議的六家學名藥廠向泰國FDA申請上市;
第三,監管機構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速審批,以縮短等待期;
第四,社會團體應持續倡議,使售價能接近每年1,300泰銖的國際倡議目標。
專家指出,若能落實該價格,泰國的HIV防治將大幅進步,尤其對高風險群與邊緣族群影響深遠。目前衛生部指南中,「利納卡帕韋」僅被納入預防用途,尚未涵蓋治療感染者。學界呼籲應擴大適應範圍,使患者能在醫師評估下選擇合適療法,進一步推進「終結愛滋」的國家目標。
另有健康倡議組織指出,吉利德雖已簽署自願授權協議,但部分中南美國家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及秘魯並未納入,儘管這些國家曾參與臨床試驗。各界呼籲應讓所有中低收入國家公平取得授權,並建議政府考慮使用強制授權(Compulsory License, CL)或專利異議機制,防止壟斷延緩民眾用藥。
目前,泰國民間組織已正式向智慧財產廳提出專利異議,指出「利納卡帕韋」並不具備新穎性與創造性,若專利申請遭駁回,本地藥廠將可生產學名版本,有望降低價格並擴大可及性。
此案凸顯全球藥物專利制度與公共健康之間的張力,也成為泰國邁向健康平權的又一關鍵考驗。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