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商業部長蘇帕吉(Supajee Suthumpun)今日表示,為降低民眾生活成本並穩定農產品價格,商業部正加速推出多項綜合性措施,包括吸收過剩供應、推動「綠旗計畫」及擴展「藍旗計畫」等,以協助農民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確保基本商品價格穩定。
蘇帕吉指出,目前泰國農產品市場出現供應過剩,導致價格波動明顯。為防止價格下跌過快,商業部正採取吸收過剩供應的臨時性措施,並透過「綠旗計畫」協助農民減輕肥料與生產開銷。她強調,政府關注農業部門的價格平衡與可持續性發展,將繼續監測市場動態並適時干預。
除了農業支持政策外,商業部亦積極推行「藍旗計畫」,在全國多個地區尤其是泰柬邊境7個省份設置銷售點,以提供價格親民的商品,減輕當地居民的生活負擔。蘇帕吉於上週親赴邊境地區考察,並指示各省商業辦公室與地方商家合作,確保商品價格與供應穩定,避免民生物資短缺。
她同時提及,為緩解民眾在醫療領域的經濟壓力,商業部已與泰國私立醫院協會合作,推動藥價透明化措施。依新規定,私立醫院須公開藥品價格,讓病患在就醫時可先行了解費用,並享有自行至院外藥局購買藥品的選擇權,以減輕治療開銷。
目前已有五大私立醫療集團、共約百餘家醫院自願參與該項措施。蘇帕吉指出,這屬於「非強制、志願性」方案,旨在建立價格透明與病患選擇機制。她說:「我們並非要壓低醫院收入,而是讓民眾能更靈活安排支出,同時私院也能吸引更多病患分流,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據悉,該醫療支出減負措施屬短期方案,預計實施約四個月,旨在短期內降低家庭開支並提升公共服務效率。
另一方面,蘇帕吉亦提到,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泰國出口成長出現停滯。為支撐外貿表現,商業部正加速推動多項政府對政府(G2G)貿易談判,包括與中國洽簽50萬噸稻米出口協議,同時與日本、新加坡展開新一輪商貿磋商,並開拓中東、非洲及南亞等新興市場,以分散風險並提升泰國農產品與消費品的國際競爭力。
她強調,這些行動不僅有助穩定國內農產品價格,也能增加外匯收入,帶動農村經濟活力。商業部將持續配合政府整體經濟政策,確保民生與出口兩端的平衡發展。
目前,政府同時推動多項短期刺激措施,包括「半半計畫」與「半半計畫加強版」,以提升消費信心、活絡市場需求。蘇帕吉表示,政府的目標是在短期內讓政策見效,長期則培養可持續的經濟穩定基礎。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