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文化部於10月6日公布最新研究結果,指出泰國對文化資本的運用仍顯不足,文化資產雖豐富卻未能充分轉化為經濟動能。文化部常務秘書巴沙蓬(Prasop Reang-ngern)表示,文化部長莎比達(Sabeeda Thaiseth)已提出以「泰泰」(Thai Thai)為核心的文化政策,期望以文化為引擎,推動經濟發展與國家形象再造。
巴沙蓬指出,泰國擁有龐大的文化資本,包括藝術、宗教、傳統手工藝與智慧遺產等,但長期以來缺乏系統性的經營與轉化機制,致使文化貢獻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仍不到一成。據多項國內外研究顯示,泰國對文化資源的管理與商業化仍停留在初階階段,未能發揮潛在價值。
他進一步說明,文化部將依據部長的三大旗艦計畫展開工作。首先,「泰泰」計畫將開發新的文化觀光路線,吸引國內外旅客深入體驗地方文化。其次,推動「現金回饋(Cash Rebate)」制度,鼓勵泰國製作團隊創作電影、影集、動畫與音樂錄影帶,增強文化內容產業競爭力。最後,推出「CPOT Next Gen:Thai Culture × Global Brands」計畫,促進泰國文化品牌與國際企業合作,讓泰國文化走向全球市場。
巴沙蓬指出,文化是推動宗教、藝術與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泰國多元的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許多泰國藝術家已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肯定,顯示文化不僅是精神資本,更能轉化為具體的經濟與社會價值。他強調,文化政策的成功關鍵不僅在「如何做」,更在於「如何協力合作」,讓各部門及民間力量共同參與。
他指出,各國皆以文化為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工具,泰國亦應以文化作為橋梁,帶動人力資本、社會信任與國家形象的全面提升。未來,文化部將以跨部門協作方式推進文化發展計畫,結合教育、旅遊、創意產業與外交資源,形成文化經濟生態系。
此外,巴沙蓬透露,文化部將持續強化「CPOT」(Cultural Product of Thailand)品牌,推動泰國特色文化產品成為國際市場的熱門選擇。透過與知名品牌合作,泰國文化商品將更具現代設計感與市場競爭力,進而拓展出口渠道。他預期,隨著計畫實施,泰國有望成為東南亞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心。
巴沙蓬強調,文化發展並非僅止於經濟層面,更能在國家安全、社會凝聚與災害管理等多面向發揮作用。泰國傳統智慧與地方知識體系,若能有效結合現代科技與政策支持,將能成為解決社會與環境挑戰的重要資源。
他最後表示,泰國文化部將以「文化經濟化、文化國際化」為長期目標,持續推動文化創新與國際交流,讓泰國文化在全球舞台上展現更強影響力與永續價值。
圖片來源:Matichon Weekl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