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放緩連六月 泰國CPI近零仍避開通縮

(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商業部轄下的貿易政策與戰略辦公室(TPSO)於6日公布最新數據指出,2025年9月泰國消費者物價總指數(Headline CPI)為100.11,較去年同期下滑0.72%,為連續第六個月負成長,顯示通膨壓力持續緩解。不過,當局強調,國內需求仍穩定,尚未出現「通貨緊縮」跡象。

貿策辦主任南塔蓬(Nantapong Jiralerspong)表示,通膨下降的主因在於能源價格顯著下滑,特別是燃油與電價的降低,受惠於政府延續多項補貼政策。同時,雞蛋、蔬菜與水果等生鮮食品價格仍低於去年同期,反映市場供給充足與生產成本下降。

南塔蓬指出,除能源與食品外,部分商品與服務如個人用品、服飾及機票價格亦出現下降趨勢。不過,房租與寵物飼料價格略有上升,但對整體通膨的影響有限。

與此同時,核心通膨(Core CPI,排除能源與生鮮食品)仍維持正增長,9月年增0.65%,雖較8月的0.81%略降,但顯示國內購買力依舊存在。南塔蓬強調:「目前尚無明顯通縮風險,因為家庭消費與就業水準仍屬穩定,市場需求並未枯竭。」

他進一步解釋,若觀察區域趨勢,泰國通膨表現位居全球140個經濟體中的第9低,且在東協國家中為最低。這反映出能源價格與匯率雙重因素使得物價壓力顯著減輕。

展望2025年第四季,商業部預測通膨將維持「接近零」或在部分月份短暫轉負。主因為國際原油價格低於去年同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持續擴大產能,導致進口能源成本下降。政府亦推行降低電價的措施,調整9月至12月電力燃料費(Ft)至每單位3.94泰銖,預期將進一步抑制通膨。

此外,蔬果價格仍維持低檔,因季節性供給增加,加上大型零售商推動促銷活動刺激內需,使整體物價穩定下滑。南塔蓬指出,這有助於消費者購買力回升,同時減輕生活成本壓力。

政府方面,除能源政策外,仍將持續推動各項刺激措施,包括「半半計畫加強版」,以提振民眾信心與短期消費。公部門加快執行預算支出,也將對內需形成支撐力道。

南塔蓬預期:「半半計畫的推動將使CPI於未來兩至三個月略有回升,但屬暫時效應,不會引發新一波通膨。」

考量整體經濟趨勢,商業部已將2025年全年通膨預測區間自原本的0.0–1.0%下調至接近0.0%。官方分析,這反映全球經濟動能放緩與主要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的現況。

他最後指出,泰銖近期走勢偏強,有助於抑制進口成本與能源支出。「匯率升值直接降低燃料與進口物資成本,進而壓低生產成本,使CPI維持在低檔區間。」南塔蓬說。

綜觀目前情勢,泰國物價雖持續下降,但國內需求仍有支撐,就業穩定、政策寬鬆,通縮風險尚屬可控。當局強調,後續將持續觀察能源市場與內需變化,以確保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

圖片來源:Posttoda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