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反對黨領袖納塔蓬(Natthapong Rueangpanyawut)於6日在曼谷政法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接受媒體訪問時,呼籲政府重新考慮舉行有關「MOU第43與44號」的公投計畫,強調此類涉及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的議題應由行政部門直接決策,不應將責任轉嫁給民眾。
納塔蓬指出,根據「國家發展行政學院(NIDA)」的民調結果,約七成受訪者表示「不理解」或「理解有限」該份MOU的內容,顯示社會對此議題的資訊不足與混亂。他強調:「若民眾缺乏充分資訊,公投結果將難以反映真實民意。」
他進一步表示,MOU43-44涉及邊境與國際合作等敏感事務,部分細節在國會討論時仍須閉門審議,以避免對國家立場造成不利影響。納塔蓬質疑,政府若在資訊未充分釐清之前就推動公投,恐導致社會誤解並製造分化,「這不僅是程序問題,更關乎政府責任與政治成熟度。」
納塔蓬補充說,反對黨已多次呼籲政府撤回該提案,並在每次媒體採訪中表達同樣立場。他認為,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及內閣成員應已充分聽取來自學者與公民社會的意見,了解社會對此舉的普遍疑慮。他指出,部分線上民調也顯示,許多民眾希望先獲得更清楚的說明,而非直接被要求投票表態。
他強調:「這是行政部門應承擔的責任。政府應憑專業與情報評估自行決策,而非讓人民為其代判。」納塔蓬認為,若政府堅持推動公投,必須確保資訊透明、雙方意見均衡呈現,否則結果恐難以代表公眾真意。
針對公投時機的適切性,納塔蓬表示,當前距離下次國會選舉僅剩四個月,選舉制度本已包含兩張選票——區域及政黨名單——若再加入一項公投,恐增加民眾投票負擔並造成行政混亂。他質疑,政府此舉是否具有政治考量,用以轉移焦點或延遲政治責任。
納塔蓬進一步指出,若內閣仍決定進行公投,反對黨將在尊重民主程序的前提下表達反對,並盡力協助社會理解MOU內容與潛在影響。他說:「即便我們不支持公投形式,也會尊重最終結果,但關鍵在於資訊是否充足、過程是否公正。」
他最後以比喻說明:「若要造一艘火箭前往月球,不可能靠全民投票決定設計,必須由科學家以專業判斷推動。MOU議題亦然——這是高技術與高敏感度的外交與安全議題,應交由具備專業知識的決策機關處理。」
分析人士指出,此番發言凸顯反對派對政府「公投化決策」的不信任,也反映泰國社會對政治透明度與行政責任之間的拉鋸。預料此議題將持續成為年底選舉前的重要政治焦點。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