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美加速磋商 年底前盼簽署關稅協定

(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曼谷消息——泰國與美國已啟動技術層級的關稅談判,目標於2025年底前完成協議草案並提交雙方政府簽署。雙方將就農業、工業產品開放市場、投資與非關稅貿易障礙等議題展開協商,若能在期限內達成共識,將為兩國貿易關係建立新框架。

據了解,泰國「團隊泰國」(Team Thailand)由多部門組成的談判小組,近日已與美國代表團進行首輪技術會談。談判涵蓋貿易服務、市場開放、投資保障與減少非關稅壁壘(NTB)等多項主題,惟關於「原產地規則」的具體比例尚未達成共識。

雙方預期將於2025年底前完成談判內容並著手簽署程序。泰國方面須經內閣及國會批准後方能正式簽署生效,整體時程可能延續至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政府任期之後。

「原產地規則」為關稅協定中的關鍵條件,用以界定產品是否具備「泰國原產地」資格,可享美方19%的進口稅率優惠。談判仍在評估不同來源的原材料比例,尤其涉及美國及其盟友生產的零組件,與來自「非友好國家」的材料是否適用更高稅率,目前尚未有具體結論。

在農產品方面,美方已表達希望泰國開放進口美國豬肉,但由於泰國法律嚴禁使用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等促生長劑,且禁止任何含殘留成分的豬肉流通,因此該議題仍需進一步磋商以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於9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調整免徵報復性關稅商品清單,並自9月8日起生效。新清單包括美國無法生產或產量不足的四大類商品:部分飛機與零組件、未取得專利的藥品及原料、稀有資源與衍生產品,以及部分農產品。美方同時指出,若與相關國家的技術談判進展順利,可考慮擴大免稅範圍。

依據泰國商務部初步評估,部分泰國出口商品將因此受惠。例如煙燻橡膠片及部分橡膠製品,2024年對美出口額約3億美元;橡膠零組件出口值約200萬美元。此外,包括冷凍鮪魚(3,700萬美元)、新鮮椰子(1,900萬美元)、新鮮與乾鳳梨(1,000萬美元)、新鮮蘭花(930萬美元)及鮮榴槤(500萬美元)等農產品,亦可能被納入免稅名單,但仍待美國商務部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最終決定。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談判若能順利完成,不僅有助泰國出口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也有望為雙邊貿易建立更穩定的關稅機制。然而,談判過程仍需處理包括產地規則、農業開放與環境標準等複雜議題,預料後續協商將相當關鍵。

圖片來源:Thairath Online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