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曼谷——泰國商務部轄下的貿易政策與戰略辦公室(Trade Policy and Strategy Office,簡稱TPSO)預定於本月6日上午10時30分召開記者會,公布2025年9月份泰國經濟與貿易指標。市場普遍關注,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次出現負值,將是連續第六個月通膨率下滑,代表泰國經濟有進入「通貨緊縮」(Deflation)風險的可能。
根據商務部內部報告,由TPSO主任南塔彭(Nantapong Jiralerspong)主持的發布會,將重點說明9月消費動能與物價變化趨勢。初步數據顯示,泰國整體物價仍維持在低位,主要受到國際油價回落、政府延續生活成本補助措施以及新鮮蔬果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
資料顯示,今年7月泰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00.15,較去年同期100.86下降0.70%,為連續第五個月出現負通膨。若9月數據仍呈現下降,將標誌通膨率連續六個月為負,顯示內需消費與價格壓力同時放緩。
報告指出,目前推動低通膨的主要四項因素包括:首先,杜拜原油價格低於去年同期,反映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疲弱,且主要產油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仍受控,使油價未出現大幅波動。其次,政府持續執行生活費補助與能源減負政策,特別是今年5月至8月期間調降燃料費附加費(Ft)每單位17銖,使電價降至每度3.98銖,間接降低通膨壓力。
第三,氣候條件穩定導致蔬菜與水果產量增加,供應量充足使市場價格下降;第四,旅遊相關服務價格出現回調,部分業者為響應「泰人遊泰」與「半半計畫加強版」等促銷活動,推出優惠方案,進一步抑制服務價格上升。
分析人士指出,通膨率長期低於零,雖暫時有助消費者購買力,但若持續過久,恐造成企業推遲投資與價格調整,壓抑經濟增長。多家金融機構認為,目前情況仍屬「良性低通膨」,但若內需不振延續至年底,央行將面臨是否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的抉擇。
泰國央行預計於10月中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會議,市場普遍預測將維持基準利率1.50%不變,但可能暗示未來視通膨與消費動能變化調整政策方向。官員指出,泰國經濟正在尋求在維持物價穩定與促進成長間取得平衡,現階段不宜貿然降息,以免資本外流加劇匯率波動。
南塔彭強調,政府將密切監測各項通膨指標與國際能源價格變化,確保市場價格穩定及民生物資供應充足。同時,商務部將加強與能源部與農業部協調,避免季節性因素導致價格劇烈波動。他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通膨維持在可控區間,不讓物價下滑過快,維持經濟的健康節奏。」
經濟學者認為,若泰國通膨繼續負成長至年底,可能影響政府稅收及企業盈利預期,建議當局加速推動內需刺激與投資促進措施,以防止消費信心惡化。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