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曼谷——泰國商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暨數位經濟、投資與國際貿易研究中心(DEIIT)主任阿努頌(Anusorn Thamjai)6日指出,美國政府關門(US Government Shutdown)若持續超過一個季度,恐使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下滑至少1%,進而對全球經濟造成顯著影響,並直接衝擊泰國的出口與觀光產業。
阿努頌表示,根據該中心初步評估,本次美國政府關門的持續風險偏高。當前全球經濟已受貿易壁壘與政治不確定性影響,若美國政府部門關閉時間延長,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率與國際貿易總值形成下行壓力。他指出,美國經濟規模占全球約四分之一,一旦美國經濟減速,勢必波及供應鏈、製造業及金融市場,影響幅度遠超以往。
他指出,對泰國而言,長期停擺將導致美國市場需求下降,削弱出口動能,特別是電子、汽車零組件及農產品類別。同時,美國為泰國主要旅遊客源之一,若信心受挫或美元波動,將抑制赴泰旅遊支出,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對泰國觀光收益造成明顯壓力。
阿努頌進一步說明,政府停擺時間越長,金融市場波動就越大,投資人信心將受到動搖。若情勢未獲控制,美國國債評等甚至可能再遭下調,導致美元及美國公債持有意願下降。他指出,這不僅影響全球投資組合配置,也可能使國際資金流向新興市場的穩定性降低,增加資金外流與匯率波動的風險。
他強調,當前國際金融體系對美元的依賴極高,一旦美國陷入政治僵局,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將更受限制。尤其在利率已高、通膨仍未完全受控的環境下,寬鬆政策難以快速推行,各國抗經濟衰退的能力將明顯下降。
DEIIT研究員帕塔拉蓬(Phattharaphong Malawan)補充說明,政府停擺並不代表美國破產,而是國會未能在會計年度結束前(9月30日)通過預算或臨時撥款案(Continuing Resolution),迫使部分非關鍵性政府部門暫時停止運作。國防、安全與緊急醫療等核心服務仍維持正常運行,但其他行政機構如教育、環保、貿易推廣等業務將受影響。
他指出,這場政治僵局反映出美國兩黨分歧加劇,財政赤字與公共債務問題已成長期結構性挑戰。若未能在短期內恢復正常預算機制,未來美國的金融信譽與全球資本市場穩定性都將承受壓力。帕塔拉蓬表示,公債上限爭議與財政開支爭論已多次重演,顯示政治對經濟政策的掣肘效應仍未減弱。
泰國經濟專家普遍認為,美國政府關門若延長超過三個月,將進一步壓低全球貿易成長,影響亞太區供應鏈穩定,也可能拖慢泰國出口復甦步伐。同時,投資人避險情緒升高將推高黃金與日圓等資產價格,令泰銖短期波動加劇。
阿努頌最後呼籲,泰國政府與企業應密切關注美國政治進展,並準備應變方案以分散出口市場及旅遊客源,減輕外部衝擊對經濟造成的壓力。他指出:「全球經濟目前正處於政治與金融雙重風險期,任何主要經濟體的決策延誤,都可能成為壓垮國際信心的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