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銖早盤微升 匯率持穩32.38兌美元

(台泰時報10月6日電)泰國曼谷——泰銖兌美元匯率於本月6日早盤開出32.38銖兌1美元,較上週收盤價32.40略為升值,整體變動幅度有限。市場分析指出,在美元與日圓走勢不明確、以及美國政府關門危機(Government Shutdown)尚未落幕的背景下,短期匯市可能維持震盪盤整。

大城銀行(Krungthai Bank)全球市場策略師普恩(Poon Panichpibool)表示,自上週五晚間以來,泰銖匯率在32.30至32.42區間內波動,走勢缺乏明確方向。美元出現小幅回落,而國際金價(XAUUSD)接近新高,使泰銖一度升值靠近32.30的支撐區。然而,進入亞洲早盤後,受日圓走貶影響,泰銖再度小幅回軟。

日圓貶值的主因在於日本自民黨(LDP)選出新黨魁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外界預期她若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將延續以財政刺激與低利率為主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取向,使日本央行(BOJ)升息預期降溫。市場將今年再升息一次25個基點的機率,從先前估計的逾六成調降至約45%。

另一方面,美元在上週也面臨壓力。美國政府因預算爭議陷入關門危機,同時多項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使美元出現回檔。分析認為,投資人目前多處於「數據盲區」(Data Blindness)階段,暫時缺乏新的經濟資料參考,市場焦點轉向聯準會(Fed)官員談話及FOMC會議紀要,以判斷後續貨幣政策方向。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內聯準會仍有約83%的機率再降息兩次,並可能在2026年再降息三次以結束本輪寬鬆週期。

歐洲方面,市場關注歐洲央行(ECB)政策立場,將透過零售銷售數據、投資人信心指數及官員發言評估後續動向。亞洲區則聚焦日本新首相的政策導向及多國央行會議,包括紐西蘭央行(RBNZ)及菲律賓央行(BSP)。

在泰國,市場預期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74%,為連續第六個月負成長,主因肉類與燃料價格下跌。不過,通縮壓力並非促使泰國央行(BOT)立即放寬政策的關鍵因素。分析指出,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可能在本次會議中維持基準利率1.50%不變,同時釋出未來採取寬鬆立場的訊號,以觀察外部變數及第3季經濟表現。

至於匯率展望,普恩指出,泰銖的貶值動能已有所放緩,主要受美元賣盤限制。若泰銖無法有效突破32.50阻力位,匯價將持續於32.00至32.75區間震盪。他並提醒,政治發展若導致日圓續貶,可能短線支撐美元走強。

在操作建議方面,專家指出,市場波動加劇下,企業及投資人應多元化外匯避險策略,例如結合遠期合約(Forward)與選擇權(Options)等工具,以降低風險。總體而言,泰銖短期仍偏向弱勢格局,但若匯價回升突破32.00至32.15支撐區,將是趨勢反轉的重要訊號。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