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6日電)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最新《泰國氣候與發展報告》(Thailand Country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CCDR)中指出,泰國正面臨嚴峻的氣候風險,包括水患、旱災及熱浪頻發,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已對經濟成長、糧食安全及國民健康構成長期威脅。世銀呼籲泰國政府加快邁向「低碳經濟」,以減少災害衝擊並維持國際競爭力。
報告指出,泰國雖曾是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近年受結構性挑戰與環境壓力影響,經濟動能逐漸放緩。特別是依賴農業與傳統工業的發展模式,已難以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世銀指出,若不及時調整能源與產業結構,泰國未來的生產與出口潛力將受到削弱。
在自然災害方面,報告顯示「洪水」仍是泰國最嚴重且發生頻率最高的氣候災害,沿海地區如曼谷與普吉島正面臨海平面上升與海岸侵蝕威脅。另一方面,北部與東北部的旱災加劇,已導致農業產量下降、農民收入減少,對地方經濟造成連鎖衝擊。
根據世銀資料,泰國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0.88%,其中能源部門排放量最高,其次為農業與工業。泰國政府已設定「2050年達成碳中和」及「2065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國家目標,但世銀認為,若要達成目標,必須進行「結構性轉型」,包括能源、交通與產業系統的全面改革。
世銀在報告中提出三項優先行動建議:
一是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擴大再生能源使用並提高能源效率;
二是推動工業與農業採用低碳技術,發展永續生產鏈;
三是強化水資源管理與防災基礎設施,以提升對極端氣候的韌性。
此外,報告指出,「綠色經濟」不僅是挑戰,更是泰國的發展機遇。投資於電動車(EV)、太陽能、風能與高能效產品,可創造新就業、提升出口能力並吸引外資。世銀強調,這一轉型將有助泰國建立新型競爭優勢,成為區域綠色產業的樞紐。
世銀同時呼籲,泰國需建立更完善的政策與資金動員機制,以推動減碳行動。這包括運用「碳市場」(carbon market)、「碳稅」及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鼓勵民間企業參與低碳轉型。該行指出,若能有效整合政府、企業與社會力量,泰國不僅能降低氣候風險,更能在全球綠色經濟中占據關鍵位置。
報告最後強調,氣候變遷對泰國而言不僅是環境議題,更攸關經濟安全與永續未來。加速邁向低碳發展,將是泰國在未來十年內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