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新制上路 2027年起全民須申報所得

(台泰時報10月5日電)泰國政府宣布,將於 2027 年 正式實施稅制改革新規,屆時全體國民無論收入多寡,皆須依法申報所得稅。此舉被視為泰國稅務制度的一項重大變革,旨在提升財政透明度、建立完整的國民所得資料庫,並堵住過去長期存在的逃稅漏洞。

新政策根據政府稅改藍圖推動,明定所有泰國公民須進行年度報稅。即使收入未達納稅門檻,仍須提交所得資料,以確保政府掌握真實經濟活動數據。相關法規由財政部與稅務局共同研擬,目前正進入制度準備與數位化整合階段,預計將在 2027 年全面上線。

根據改革方向,政府強調此舉並非意在增加納稅負擔,而是為了讓稅收體系更公平透明。過去部分低收入者未被納入系統,使國家無法正確評估其經濟狀況,也使部分高收入者得以規避稅責。新制上路後,所有民眾皆須提交報稅資料,政府將依實際所得判定是否需繳稅。

對一般民眾而言,新規帶來的影響各不相同。對於收入未達免稅標準者,只需完成申報程序即可,不需額外繳稅;而薪資階層雖多已被雇主代扣稅款,但若有保險、房貸利息或醫療費等可抵扣項目,仍應報稅以申請退稅。自由職業者與中小商戶則需如實申報營收,避免未報或漏報。

此外,農民與自營業者等非固定收入群體也將被納入申報系統,即便所得不高,也須登錄報稅,以建立完整人口財務資料。財政部指出,政府將同步推出輔導計畫與簡化申報平台,協助民眾熟悉線上系統,確保政策順利執行。

分析指出,改革將使稅務機關掌握全國金融流動情況,有助於推動更具針對性的社會福利政策。例如,政府可據此更精準地鎖定低收入家庭,提供補助與減稅措施。

稅務專家表示,全民報稅制度雖初期需時間適應,但長遠而言有助於建立信用社會。個人報稅紀錄可作為申貸、購屋或創業的財務證明,提升公民在金融體系中的可見度。

為因應改革,財政部建議民眾提前準備,包括整理收入與支出證明、學習稅務扣除項目(如健康保險、投資基金 RMF/SSF、房貸利息等),並多利用電子報稅系統進行操作。若不熟悉流程,亦可諮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顧問,避免資料填報錯誤。

政府預期,透過全民報稅制度,不僅可提升財政紀律與國家信用,也將促進國家數位轉型,推動公共政策以數據為本的決策模式。財政部官員強調,改革初期將以教育與輔導為主,不會對遲報或錯報者採取嚴厲處罰,目的在於建立全民稅務文化,非懲罰性執法。

稅務局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啟動全國宣導活動,提供線上學習平台與行動報稅示範,以確保國民於 2027 年正式施行時能順利完成報稅。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