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泰國國會將於9月24日審議兩項《勞動保護法》修正草案,焦點包括縮短工時、增加休假權益、女性生理假、家庭照護假以及工作場所設置哺乳室等措施。人民黨籍國會議員呼籲勞工與社會大眾關注,認為此舉有助於提升勞工生活品質並強化基本權益保障。
提出相關草案者包括春武里府第八選區眾議員查叻(Charas Khumkhainam)以及不分區眾議員汶維帕(Wannwipha Maisorn)。兩份草案雖切入角度不同,但均以「保障勞工、促進就業公平」為核心。
第一份草案主要針對工時、休假與年度帶薪假進行調整。內容建議將一般工作時數限制在每週40小時,若涉及健康或安全風險工作,則不得超過每週35小時。同時,要求每週至少安排兩天休假,且間隔不得超過五天。另規定勞工連續工作滿120天後,享有每年至少10天的帶薪休假。立法者指出,這些安排能避免過勞並提高勞工生活品質。
第二份草案則著重於「假期權益」與「平等就業」。其中明定雇主不得基於性別、年齡或其他因素歧視勞工;女性員工每月可享有最多三天「生理假」,且不視為病假;員工可請假照顧家庭或親近人士,每年最多15天,如請假超過5天,雇主得要求提供醫療證明或死亡證明。此外,草案還要求企業設置哺乳室或相關設備,讓新生兒母親能在產後一年內於工作時間內,每日不少於兩次、每次30分鐘哺乳或擠奶。
人民黨強調,泰國現行勞動保障體系仍不足以覆蓋超過三千萬勞工,許多人在經濟不穩定下仍面臨超時工作、報酬不足及缺乏休假等不公情況。黨內議員指出,勞工是推動泰國經濟的核心,但現行制度使工人承擔過多風險與壓力,故有必要藉由立法改善基本條件。
觀察人士認為,若草案順利通過,將成為泰國勞動法改革的重要一步,有助於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就業環境,同時提升泰國作為區域投資與經營據點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