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警破跨境詐騙 柬埔寨集團雇人扮警收現金

(台泰時報10月5 日電)泰國警方近日揭發一起跨境詐騙新手法,柬埔寨波別城的電信詐騙集團為規避金融監管,改以現金交易方式行騙,並雇用泰國人假扮警察上門收款。警方在南部拉廊府成功設伏,逮捕一名26歲男子,當場查獲贓款約120萬泰銖。

警方指出,這起案件的受害者為一名74歲婦人,9月底接獲自稱「曼谷警局」來電,對方以刑案為由威脅她配合調查,並要求全程保持通話。受害者被指示前往銀行提領現金與政府債券共計300萬泰銖,並被要求對銀行謊稱是購屋用款。之後詐騙集團再次聯繫,要求再交付120萬泰銖,並派人親自上門取款。

拉廊府警察局接獲報案後設下圈套,當嫌犯身穿「POLICE」字樣背心騎機車抵達婦人住所,接過裝有120萬泰銖的袋子後準備離開時,警方隨即現身逮捕。嫌犯供稱名為塔納蓬(Thanapong),受僱於波別城詐騙組織,負責從受害者手中收取現金後運回柬埔寨。

根據供述,該集團由一名台灣男子與一名泰國女子主導,在柬埔寨設立行動據點,透過非法路線將人員送入泰國,再安排接應車輛前往各地收款。塔納蓬曾於上月成功收取300萬泰銖,並獲得約15萬泰銖分成。本次任務除月薪2萬5千泰銖外,還有交通費4萬5千泰銖及獎金5%。

警方進一步表示,嫌犯原計畫在拉廊府取款後,北上至北欖府三隆尼(Samrong Nuea)再詐騙另一名受害者40萬泰銖。但因警方提前通報,成功避免二次損失。同時警方還拘留兩名相關人員,包括租車店東與司機,兩人聲稱不知內情,目前暫列為證人。

拉廊府警察局副局長巴拉猜(Prachak Chumpholweeraphong)表示,詐騙集團轉向現金收取方式,是因泰國政府近期加強「人頭帳戶」監控,使得電子轉帳風險升高。為規避追查,集團以高薪吸引失業青年或負債者從事收款任務,形成跨境犯罪新型態。

警方呼籲民眾警覺,若接獲自稱警察或檢察官要求匯款或交付現金的電話,應立即掛斷並撥打191報案,以防受騙。警方同時與數位經濟部門合作,加強監測可疑通訊與跨境金流,防堵詐騙網絡再度擴散。

專家指出,這類詐騙從最初的電話恐嚇、假冒公務機關,到如今派人上門收現,反映出犯罪集團對執法壓力的快速應變。未來如何透過科技追蹤、跨境合作及金融教育降低受害,將是泰國警方與政府的主要挑戰。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