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經貿布局再升級 十月擬簽新協定深化貿易合作

(台泰時報10月5日電)泰國商務部副常務次長阿卡猜(Ekachart Seetaworarat)於10月2日表示,他代表泰國商務部長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57屆東協經濟部長會議(ASEAN Economic Ministers’ Meeting, AEM)及相關會議,並透露東協各國將於今年10月正式簽署新版《東協貨品貿易協定》(ASEAN Trade in Goods Agreement, ATIGA)升級文件,以進一步推動區域貿易自由化與經濟一體化。

阿卡猜指出,2025年度東協在經濟領域的成果已達十項以上,包括結束貨品貿易協定升級談判、啟動半導體供應鏈合作機制、建立永續投資框架、制定公私協作的操作準則,以及確立東協—韓國自由貿易協定升級方向等。此外,東協十國還共同簽署首份《東協競爭合作協定》,作為區域內公平貿易的法律框架,有助強化市場透明度與企業競爭力,營造公正且可持續的商業環境。

阿卡猜指出,2024年東協經濟成長率達4.8%,2025年預計仍將保持4.2%的穩定增長,高於全球平均的2.8%。不過,全球經濟仍面臨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措施升溫的挑戰,對多邊貿易體系與全球供應鏈造成壓力。為此,東協將加強經濟韌性、降低外部風險,並持續推動開放、包容且不歧視的自由貿易政策。東協經濟部長會議已同意制定「東協地緣經濟政策建議書」,預定於10月東協高峰會上提交各國領袖審議。

同時,會議亦呼籲加速《東協數位經濟協定》(ASEAN Digital Economy Framework Agreement, DEFA)的談判進程,目前協商已完成約70%,預計年底前將取得「實質性成果」。阿卡猜表示,該協議的目標是讓東協成為全球首個擁有高標準數位貿易規範的區域,藉此支撐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並鞏固東協作為世界級數位經濟中心的地位。

此次會議亦包括與14個對話夥伴的經貿磋商,包括中國、香港、日本、南韓、印度、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俄羅斯、歐盟、瑞士、英國與美國。多位主要貿易官員如美國貿易代表及歐盟貿易事務專員親自與會,顯示各方對東協區域市場的高度關注。各方同意深化供應鏈連結、擴大市場開放,並優先推動東協與中國、印度、南韓三項自由貿易協定升級,其中《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3.0版》(ACFTA 3.0)預計於10月的東協領袖峰會期間簽署。

阿卡猜強調,泰國將持續推動區域合作,以促進貿易便利化與新興產業投資,同時確保東協在全球經濟重組中維持關鍵地位。他表示,「此次會議成果顯示東協經濟整合已邁入新階段,不僅加強區域連結,亦有助吸引更多外資與創新產業投入。」

圖片來源:Matichon Weekl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