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3日電)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3日表示,雖然泰國正處於政府交替階段,但外國直接投資(FDI)並未受到影響,反而延續增長動能。官方指出,投資人普遍聚焦於泰國的長期經濟基礎與政策連續性,而非短期政治變化,顯示泰國仍具備吸引外資的穩固條件。
根據BOI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2025年)泰國共收到1,369件投資申請案,較去年同期增加59%,總投資金額達7,375億7,200萬泰銖,年增率高達132%。主要投資來源國依序為新加坡、香港、中國、英國、日本、台灣、愛爾蘭、荷蘭、美國與加拿大,涵蓋製造、科技、能源及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BOI表示,儘管泰國新政府的完整任期僅有四個月,但因促進投資的法律與政策架構保持穩定,外資申請不受影響。投資人普遍重視的因素包括基礎建設完善、供應鏈完整性、勞動力條件、經商環境、營運成本以及政府所提供的稅收優惠與支持措施。這些條件讓外資相信,不論政府更迭,投資政策仍將持續。
截至今年上半年,BOI已核發1,310件投資促進證書,金額達6,529億300萬泰銖,這一環節接近實際落地投資,預計未來1至3年將逐步轉化為實際資金流入。BOI預期全年核准投資案金額不會低於去年的1.13兆泰銖,顯示外資對泰國的信任持續增強。
在國際局勢方面,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使得部分中國企業轉向泰國布局,以規避關稅壁壘。BOI指出,雖然美方對中國投資在泰的出口動向保持關注,但泰國憑藉19%的對等關稅稅率,仍具競爭優勢。尤其在汽車與電子領域,中國企業對泰國的投資意願依然強烈。
針對可能出現的「轉運貿易」(Transshipment)問題,BOI強調已聯合商務部及相關機構推出嚴格措施,包括明確生產工序、稅則分類調整以及鼓勵使用本地原料。凡獲得「泰國製造」(Made in Thailand, MiT)認證,並符合規定比例使用在地零組件的企業,可再獲得公司所得稅50%的額外減免優惠,有效保障投資環境的公正與透明。
BOI亦宣布,未來數月將推動多場國際招商活動,涵蓋美國、日本、中國與南韓,並安排投資人與新內閣會晤,直接聽取經濟政策方向。此舉旨在進一步鞏固外資對泰國市場的信任,並吸引更多長期資金流入。
BOI強調,泰國長期投資優勢在於完善的產業基礎與區域供應鏈整合能力,尤其在汽車、半導體與電子產業,泰國仍是亞太地區的關鍵據點。未來隨著基礎建設推進與新能源政策落實,泰國有望持續吸引更多外資,並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下扮演重要的投資替代中心。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