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3日電)泰國內貿廳今日宣布全面推動「Quick Big Win」措施,首要任務是降低民眾生活成本,並透過全國規模的平價市集活動,直接減輕家庭支出壓力。官方規劃於今年10月起,在全國各地舉辦1,300場「藍旗市集」,首場將於呵叻府率先登場,並延續至明年全年。
內貿廳長官威提亞功(Wittayakorn Maneenate)指出,這項行動計畫結合價格優惠與農產銷售管道拓展,預估每年可為民眾節省超過50億泰銖。他強調,活動不僅鎖定日常用品與食品價格,還涵蓋節慶與開學季的促銷方案,以穩定家庭支出結構。
除市集活動外,計畫亦包含「藍旗計畫」,針對化肥與藥品等農業投入品實施降價,協助農民減少生產成本。內貿廳並同步推動農產品市場機制改革,例如對玉米進口訂立管制措施,自明年1月1日起禁止來源不符環境標準的進口,以減少焚燒污染問題。政府同時提供收購保障價格,讓農民收入維持穩定。
在木薯產業方面,官方支持農民與社區企業推動加工轉型,將鮮木薯加工成乾片,以延長保存週期並提升附加價值。此外,將擴大使用抗病品種並加強進口品管,以避免病害對本土產業造成衝擊。
針對蔬果市場,內貿廳將與大型零售商與流通網絡合作,解決蒜頭、紅蔥頭、洋蔥等集中上市易腐壞作物的銷售問題,並強化分銷系統以降低損耗。另將推動國內水果消費宣傳,穩定產地價格並擴大農民收益。同時,政府規劃示範農場,協助農民轉作具出口潛力的經濟作物,例如呵叻府的香蕉種植已成功出口日本,後續並規劃在龍眼園引進酪梨混種,以多元化種植結構,分散市場風險。
除農業支持外,政府還將透過與私人醫療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要求透明化藥品及醫療耗材價格。措施實施後,患者可選擇在醫院外購買藥品,預估每年可減少約324億泰銖醫療支出,並有助於舒緩公立醫院擁擠情況。官方並將監管紗布、棉花、檢測工具及醫療手套等關鍵耗材,以避免過高成本轉嫁至患者。
威提亞功表示,「Quick Big Win」是一項立刻啟動的政策工具,涵蓋生活成本、農業收益與醫療支出等層面,目標是建立長期穩健的基礎,讓民眾受惠、農民增收、企業可持續競爭,並提升泰國經濟韌性。
圖片來源:Thai PB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