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2日電)泰國新政府於10月1日正式展開施政,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在國會發表政策聲明,宣布本屆內閣將僅執政四個月,並於2026年1月31日解散國會,為預定於明年3月至4月舉行的選舉奠定基礎。在有限任期內,政府鎖定經濟為首要任務,提出「短促、長效、分散」的政策方向,並以五大支柱政策作為主要推動工具。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艾卡尼迪(Ekniti Nitithanprapas)形容泰國經濟猶如「四缸汽車」,當前出口、消費與投資均呈現疲態,僅剩公共支出仍在支撐整體增長。據官方估算,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僅1.7%,第四季恐下滑至0.3%,若無及時刺激,經濟恐陷入深度衰退。
政府經濟團隊經多次會議後,確立以「四個月見效、長期可延續」為原則的行動方案,並提出五大支柱:
第一,刺激經濟與觀光。包括「人擔一半Plus」計畫,政府與民眾各自支出每日200泰銖,預定於10月底上路,涵蓋攤商及計程車司機,並推動小商戶數位化帳務以利獲取貸款。同時提供中小型旅館翻修稅務減免。
第二,減輕民眾債務。政府將利用2,600億泰銖基金設立資產管理公司,承接個人債務並協助調整結構,讓原本月付數千泰銖的債務人可降至每月僅500泰銖。
第三,改善中小企業(SMEs)資金流。政府計畫透過中小企業信用保證機制提供至少500億泰銖融資額度,並加快退稅進度,總額約1.6兆泰銖。
第四,推動國民儲蓄。將引入「儲蓄型彩券」,以現有購彩模式結合數位帳戶,將部分行銷經費轉化為長期儲蓄資金,協助建立社會安全網。
第五,投資未來產業。涵蓋生物農業、人工智慧、電動車等領域,並與泰國投資委員會(BOI)合作推動再培訓計畫,以符合企業所需技能。
商務部長素帕吉(Suphajee Suthumpun)補充,政府將在四個月內推動與美國的「互惠稅收協定」(ART),同時加強產地證明與進出口監管,以防止低價貨品湧入,並強化電商平台的商品審查。
能源部長阿塔蓬(Attapol Rerkpiboon)則表示,能源政策亦納入「Big Quick Win」範疇,包括推動1,500兆瓦社區型太陽能發電、1,200處農業抽水太陽能計畫,以及家庭太陽能稅收減免方案,並加速批准水庫浮動式太陽能專案。
在經濟政策之外,政府亦規劃延長曼谷捷運紅紫線20泰銖票價方案兩個月,以降低通勤成本。阿努廷在政策辯論結束後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審議剩餘預算作為經濟刺激資金,凸顯執政團隊「短期衝刺、務求見效」的施政基調。
(圖片來源:Prachachart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