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風潮 「青蛙式辦公」取代跳槽

(台泰時報10月01日電)近年來,國際職場文化逐漸出現新趨勢。過去流行的「跳槽」(Job Hopping),意指頻繁更換工作以追求更高薪資與更佳職位,如今在年輕世代間正演變為另一種現象,被稱為「辦公青蛙」(Office Frogging),形容員工如同青蛙般不斷從一片荷葉跳向另一片,不再專注於爬升公司內部階梯,而是尋求薪資提升與生活平衡。

根據求職平台 Kickresume 共同創辦人杜里斯(Peter Duris)說明,所謂「辦公青蛙」通常是二十七歲以下的年輕職場族群,他們選擇不長期停留在同一職位,而是在更短的時間內轉換工作。不同於傳統追求升遷的模式,這群年輕員工更傾向於找到壓力較小的環境,並在職涯中累積多元技能,藉此建立更穩定的未來。

職場調查顯示,愈來愈多年輕人對管理職不感興趣。求職網站 Glassdoor 曾對一千名美國上班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百分之六十八的年輕受訪者表示,除非升遷附帶更高預算與清楚的職銜,否則寧可選擇離開原有職位,直接尋找待遇更好的新機會。這種現象正逐步改變全球職場文化。

杜里斯指出,頻繁換工作並非全然負面,對某些人而言,它能帶來新技能與新經驗,避免陷入單一工作環境的倦怠。他強調,這樣的轉換往往讓年輕員工更快獲得薪資增幅與多面向的專業能力。不過,他同時提醒,若更換過於頻繁,可能會在新雇主眼中被視為不穩定或缺乏承諾,反而成為未來求職的障礙。

專家建議,欲採取「辦公青蛙」策略的年輕員工應把握三大要點:首先,將「跳槽」轉化為優勢。在面試時,應強調每次轉換所帶來的新挑戰與學習成果,凸顯成長而非逃避責任。其次,謹慎評估新工作是否值得離開舊職,若新工作缺乏學習價值或技能提升,可能不如留在原職更具長遠利益。最後,避免在面試中貶低過去雇主,反而應強調正面收穫,以維護專業形象。

對於「辦公青蛙」是否只是一時潮流,杜里斯認為,它反映了年輕世代的核心需求:追求職涯的穩定、成長與心理健康。他指出,當代員工更注重自我價值與生活品質,不再以長期任職於同一企業為唯一成功指標。

最終,這一趨勢引發的思考是:職場人應如何平衡「為新機會跳躍」與「在舊崗位扎根」之間的選擇。專家提醒,年輕一代應自問,他們是在逃避現有問題,還是正朝向更合適的目標前進。這個問題,或許比「換了多少次工作」更為關鍵。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