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准緬甸難民就業 阿努廷強調合法保障

(台泰時報10月01日電)泰國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1日表示,內閣已決議同意允許居住在泰國臨時庇護中心的緬甸避難人士,得以合法出外工作為期一年,新規定自即日起生效。阿努廷形容此舉是「重要的一天」,彰顯泰國不會在人道問題上設置阻礙,並傳遞正面訊號予國際社會。

阿努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凡是符合政府規範並遵守泰國法律的避難人士,若能對社會與經濟有所貢獻,泰國將予以開放工作機會。他強調,此政策同時是對外界的一種訊號,顯示泰國在面對區域挑戰與鄰國關係時,仍堅持人道原則。但若有人違反規定或不符合條件,政府則不會提供放寬措施。

據內政部解釋,相關措施適用於居住在臨時庇護中心的緬甸避難人士,期限上限為一年。政策目標在於協助改善其生活狀況,並透過合法化管理降低非法勞動市場風險。

阿努廷強調,泰國不會因政策調整而陷入勞工短缺,並駁斥外界憂慮。他指出,這批獲准外出的難民勞工將被視為合法勞動力,僱主必須依照勞工法規,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險與基金保障,以確保其基本生活與工作權益。

背景顯示,泰緬邊境多年來持續有難民湧入,主要因緬甸國內政治衝突與武裝衝突未歇。泰國境內目前約有數十萬名避難人士分布於多個臨時庇護中心。過去他們多被限制在庇護範圍內,生活依賴國際組織與政府援助,工作機會有限。此番政策調整,被視為泰國在移民與人道議題上的重大轉變。

有關後續管理,內政部與勞工部將共同負責監督,確保僱主依法履行責任,並防範勞資糾紛與剝削問題。官方同時表示,將持續評估政策效益,再決定是否延長或調整措施。

政策公布後,外界關注此舉是否對泰緬關係與區域移民政策產生影響。觀察人士認為,泰國在回應難民問題時,兼顧人道考量與法律規範,可能成為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參考模式。

阿努廷最後再次強調,泰國在保障國內勞動市場穩定的同時,亦展現人道關懷,盼此舉能樹立正面形象,並有助於國際社會理解泰國在區域安全與人道議題上的角色。

圖片來源:The Nation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 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