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入地下 曼谷推進綠色永續

(台泰時報9月30日電)泰國曼谷市政能源轉型再邁新步。曼谷電力局(MEA)29日在「2025永續博覽會」(Sustainability Expo 2025)上提出願景「能源為都市生活」,強調以清潔電力推動首都邁向永續發展,並公布多項具體計畫,包括推進電纜地下化、擴充綠能應用及提升配電系統智慧化。

曼谷電力局副總裁披薩努(Phitsanu TantiThawon)在曼谷會展中心(QSNCC)發表專題演講時指出,能源管理是城市永續的核心基礎,MEA的願景是「讓曼谷成為低碳都市典範」。他強調,首都能源消耗占全國用電量三成,如何兼顧供電安全與環境永續,是當前最大挑戰。

在城市景觀方面,MEA推動的「電纜地下化工程」已在商業區完成約八成,包括是隆、暹羅、帕洪約廷至乍都節及碧武里路等主要地段。該計畫預計覆蓋超過300公里,目標不僅改善城市美觀,也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並讓街道樹木獲得更佳生長空間,營造城市綠地。

在清潔能源應用上,MEA持續推動「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top),鼓勵居民與企業安裝使用,同時建立標準與安全規範,以降低因設備不當造成的風險。另一方面,MEA正與多方合作擴建電動車充電站網絡,並培訓相關人員以確保設備符合安全標準,推動電動車普及。

技術創新則是另一重點。MEA近年逐步引進人工智慧(AI)系統管理配電,並升級監控控制系統(SCADA),以縮短停電次數與時間。另有「低能耗設備」(Low Loss)投入應用,可降低輸電過程的能量損耗,雖然投資成本較高,但能長期減少碳排放,提升整體效益。

除現有措施外,MEA亦與能源部及其他兩家電力公司合作研究未來替代能源。小型模組反應爐(SMR)被視為潛在選項,具有安全性高、規模靈活等優勢,可供中小城市自給自足。氫能與廢棄物發電也在研究中,但成本與技術限制仍待突破。相較之下,風能因泰國地理條件不利,短期內不具規模化可行性。

披薩努強調,民眾意識提升固然重要,但政府政策與制度設計必須同步推進,包括獎勵機制與法律約束。他透露,泰國即將公布《氣候變遷法》,將為減碳行動建立制度化框架,為能源轉型提供法律支撐。

MEA預期,透過電纜地下化、綠能推廣與系統智慧化,曼谷將逐步成為能源高效、安全且友善環境的都市樣本。官方認為,這些措施將不僅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也能提升城市在國際永續發展指標中的競爭力。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圖片日期: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