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9月30日電)泰國商務部長蘇帕吉(Supajee Suthamphan)29日晚間在國會答詢時表示,政府正加強措施防止商品冒用泰國原產地,並準備前往泰柬邊境七省舉辦邊境貿易博覽會,協助當地業者提升競爭力。
蘇帕吉在回應人民黨(People Party )國會議員西提蓬(Sitthiphon Viboonthanakul)的質詢時指出,泰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出口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六成,而美國出口占比約18%,約為GDP的10%。因此,泰美之間的談判極為關鍵,政府已計劃在未來4個月內完成「先進貿易協定」(ART)的談判,以確保出口市場的穩定。
她強調,目前尚未公布協定細節,因談判仍在進行。對於外界關注的「泰貨冒用原產地資格」問題,商務部已修正相關制度,將原先分散於多個部門的產地證明書(C/O)核發權限集中至商務部,並將出口至美國的重點監控項目由49項增加至65項,以提升管制效率。
蘇帕吉指出,泰國也與美方就產地規則進行磋商,未來將制定明確的操作準則,並透過數位化系統監控,確保自泰國至美國的貨物流向皆可追蹤,避免漏洞產生。同時,已與泰國商會、工業總會及資本市場單位溝通,以減輕業界疑慮。
針對偽造證書問題,她透露,過去曾核發逾30萬份產地證明書,其中僅發現5份偽造文件;2025年迄今尚未出現偽造案例,顯示防制機制發揮效果。此外,外貿局及海關的合作,使得檢驗可自源頭至終端全程追蹤。
在反傾銷與保障措施上,商務部已運用人工智慧(AI)加速審理流程,將審查時間由4個月縮短至1個月;同時強化對低於1,500泰銖進口商品的管控,並推動移除不合標準商品的線上販售,避免低價品衝擊國內產業。
蘇帕吉也表示,政府將協助中小企業(SMEs)拓展新市場,包括南亞、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同時,嚴查非法代理(nominee)案件,以減少經濟損失。在民生方面,將透過「藍旗計畫」及醫療用品降價,降低民眾生活成本。
在農業方面,蘇帕吉指出,目前泰國稻米庫存量約2,530萬噸,其中需管理的部分約180萬噸,政府將透過供需預測、出口推動及進口標準調整來長期解決問題。她也強調,部分國家如印尼與菲律賓限制進口,對全球稻米市場造成挑戰,泰國必須制定因應措施。
至於協助邊境七省業者,商務部將舉辦邊境貿易博覽會,並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的使用率,包括泰歐盟FTA與泰韓FTA的談判,以拓展新契機。
圖片來源:Prachachart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