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9月30日電)人民黨(People’s Party)副黨魁兼不分區國會議員詩麗甘亞·坦沙庫(Sirikanya Tansakul)29日在國會辯論施政方針時,批評總理阿努廷·查恩維拉固(Anutin Charnvirakul)領導的政府倉促推動「半半計畫」,質疑此舉可能涉及提前政治宣傳,並警告此類政策短期內無法解決經濟問題,卻可能導致長期財政風險。
詩麗甘亞表示,本屆政府提交的施政方針與前任政府差異不大,僅停留在概念層面,缺乏具體目標與量化指標。她指出,雖然文件列出四個月內必須完成的時間表,但並未說明執行方式,令人質疑其可行性。她強調,外界並不期待政府短期內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應避免倉促決策,導致未來公共財政承擔沉重後果。
在經濟政策方面,詩麗甘亞批評政府僅提出「要做什麼」,卻沒有交代「如何做」,且缺乏優先順序。她認為,執政的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並未準備完整的經濟藍圖,即便有來自企業界的外部閣員加入,也尚未提出明確措施。
她特別指出,「半半計畫」的說明並非由財政部長或副總理提出,而是由泰自豪黨副黨魁發表,引發外界質疑此計畫究竟是經濟政策,還是政治操作。根據政府說明,首階段「半半計畫加強版」將於11月至12月實施,總金額達664億泰銖。補助對象包括:持有國家福利卡的1,350萬人,每人1,700泰銖;未申報所得稅的900萬人,每人2,000泰銖;已申報稅務的1,100萬人,每人2,400泰銖。
她指出,政府擬動用2025年度中央預算剩餘約3,000億泰銖,以及先前未使用的1.57兆泰銖經濟刺激基金部分資金。她質疑,若要在9月底前獲得核准,必須召開內閣特別會議加速決策,顯示政府過於急迫。
詩麗甘亞補充,前屆政府未動用的部分刺激預算,原可用於降低赤字與公共債務,如今卻被現政府急於消耗。她強調,單是「半半計畫加強版」就需動用4,400億泰銖,將佔2026年度財政可支配資金的三分之一。若再加上水電費補貼、過路費減免以及對中小企業支持措施,恐導致政府幾乎無財源留給下一屆。
她建議,若要真正帶動經濟,應調整計畫條件,例如設立每日額度清零或最低消費金額,以促進資金快速流通。但目前政府並未修改相關設計。她同時質疑,現金補助雖可減輕部分家庭負擔,但對中小企業支持有限,甚至可能被視為選前利益分配。
最後,詩麗甘亞指出,2025年度稅收已較預期減少3,400億泰銖,若公共債務於2026年升至國內生產毛額比重69%,政府僅能再舉債約2.1兆泰銖。若缺乏完整稅制改革與財政規劃,將影響泰國的國際信用評等。她呼籲專業背景的外部閣員應發揮作用,避免淪為裝飾,以確保財政健全。
圖片來源:Thai PBS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