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9月29日電)泰國曼谷消息,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國人日常消費習慣正逐漸改變,更多家庭選擇自行烹調餐食,帶動雜貨(Grocery)市場快速成長。研究機構 The 1 Insight 發布報告指出,2025年以來,幾乎所有世代的消費者都展現出回歸家庭廚房的趨勢,不僅在購買頻率上有所增加,單次採購的數量亦明顯上升。
報告顯示,泰國民眾普遍減少外食支出,傾向在家準備餐點。這一行為模式不僅出於節省成本,也反映對健康飲食與家庭生活品質的重視。蔬菜、肉類以及基本調味品成為最常見的採購品項,顯示家庭料理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各世代消費差異
在不同年齡層之間,消費行為呈現明顯差異。所謂「銀髮消費族」雖然人口比例較低,但人均支出高於整體平均三倍以上,偏好購買高品質肉類及有機蔬菜。
X世代與千禧家庭(Millennial Family)則被視為市場主要推動力,支出金額最高,常選擇多樣化的食材,兼顧健康與口味,反映出烹飪已成為家庭日常習慣。
相較之下,Y世代與Z世代因生活節奏快速,傾向結合即食食品與自行烹調,選擇優格、冷凍食品、麵包等便利選項,同時搭配高蛋白飲品或植物奶類產品,以追求營養與便利兼顧。
消費時間與地區特徵
除世代差異外,購物時間分布也發生變化。報告指出,過去集中於週末的購物行為,已逐漸轉向平日進行,呈現「日常小額購買」取代「週末集中採購」的趨勢。
此外,區域消費成長亦有不同步調。外府地區的雜貨消費成長率顯著高於曼谷,單次購買金額甚至超過首都兩倍,使非都會區成為今年雜貨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
業者因應策略
在此趨勢下,零售業者積極調整策略,以配送服務與全通路(Omnichannel)體驗回應需求。舉例而言,Tops 與 GrabMart 合作,讓 The 1 會員能於每筆訂單累積積分,提升消費誘因,並營造無縫購物體驗。
同時,健康導向的便利食品也逐漸受到市場關注。高蛋白牛奶與替代乳品因兼具營養與便利性,成為都市族群的新興選擇。專家指出,隨著經濟不確定性持續,消費者在支出上將更加謹慎,若業者能將健康、便利與數位化策略結合,仍可維持穩定成長。
報告總結,泰國雜貨市場的擴張並非短期現象,而是反映國人在經濟壓力下調整生活方式的長期趨勢。未來數年,家庭料理、健康飲食與數位化購物管道,將持續主導消費結構的轉型。
(圖片來源:MGR Online 圖片日期: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