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豬協施壓 反美豬進口換稅談判

YW

(台泰時報9月29日電)泰國國家養豬協會28日表示,將向商業部及農業與合作社部遞交正式信函,要求政府在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過程中,明確承諾不會以開放美國豬肉進口作為談判條件。協會強調,若開放美豬進入泰國市場,將對國內養豬業造成嚴重衝擊,並影響農民生計。

協會會長西提潘·塔那吉拉披耶(Sitthipan Thanakiatphinyoh)指出,目前美國針對泰國部分出口商品課徵19%關稅,雙方正就相關稅率展開磋商。但協會憂心談判中可能涉及允許美豬進口的條件,因而決定要求政府公開表態,保證不會在現階段或未來的談判中作出承諾。

西提潘表示,豬肉為敏感農產品,泰國的生產成本高於多數國家,若允許低價美豬進口,將直接削弱本地市場競爭力。目前國內市場已處於供過於求狀態,養殖戶承受壓力。

根據協會數據,目前國內豬隻供應過剩約10%,而經濟不振導致消費需求下滑。生豬收購價已降至每公斤46泰銖,低於成本價68至70泰銖。養殖戶必須自行管理剩餘供應,以維持市場價格穩定。

協會同時宣布,將於10月1日拜會副總理兼農業與合作社部長達瑪那·普拉帕(Thammanat Prompao),除恭賀其上任外,也將重申要求將美豬進口條件完全排除在「川普關稅」(Trump Tariff)談判之外。協會指出,農業部過去已多次表態反對相關方案,如今期待新政府持續維護畜牧業利益。

西提潘強調:「若開放美豬,將對泰國養豬業造成沉重打擊。除了產業結構受影響外,廣大農民及相關供應鏈都將遭受波及。」他呼籲政府謹慎處理,以保障國內糧食安全與農民生計。

目前,商業部尚未就協會的正式請求作出回應。但消息人士指出,政府正積極尋求與美方達成互惠方案,以降低出口關稅對泰國製造業及農業造成的壓力。如何在國際談判與保護本土產業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新政府的重要挑戰之一。

業界分析認為,若政府未能給予明確保證,恐引發養殖戶進一步抗議,並影響社會輿論對新政府的信任。由於養豬產業涉及全國上百萬勞動人口,其影響力不容忽視。

圖片來源:Matichon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