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iamrath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7 日
(台泰時報27日電)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C)27日召開2025年度會議,主題為「重塑泰國制度結構」(Thailand’s Institutional Reform),指出結構性限制與制度性弱點正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障礙。
會議認為,雖然第13版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2023年至2027年)已投入大量預算與資源推動,但在競爭力提升、人力發展、環境治理及行政效率等方面成果有限,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與期待下降。
NESDC主席蘇帕武·賽差(Supavud Saicheua)表示,泰國具備成為區域經濟中心的潛力,但自第10版發展計畫以來,經濟成長率未曾突破5%,競爭力亦逐漸下降,主要原因來自五大結構性問題,包括過多且落後的法規、法治不彰、貪腐問題、民主體制不穩,以及龐大低效的官僚體系。他強調,若不徹底改革制度與結構,泰國將難以邁向更高發展。
NESDC秘書長達努查·披猜南(Danucha Pichayanan)補充指出,長期低於5%的成長率使泰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須透過「DARE to Reform」方案推動改革,即決心(Determination)、協作(Action Together)、創新設計(Redesign Innovation)、緊迫思維(Emergency Mindset),以全面重塑制度。
泰國發展研究院(TDRI)主席兼前央行總裁維拉泰·三提帕拉波(Veerathai Santiprabhob)則指出,官僚體系已成為發展阻力,改革不能停留在局部調整,而需真正轉型,否則泰國恐陷入「溫水煮青蛙」局面。
泰京銀行(TTB)執行長比提·坦塔卡森(Piti Tantakasem)建議,新政府應善用上任前四個月作為「第一顆扣子」,集中推動三大方向:在民生方面強化財務紀律、處理家庭負債;在企業方面調整原產地規則(RVC)、明確界定中小企業標準;在政府方面加速公共服務數位化。
多位與會專家均認為,若缺乏徹底結構改革,泰國將錯失競爭契機,並難以因應快速變動的全球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