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www.bangkokbiznews.com/business/economic/1200575
圖片日期:2025年9月 26 日
(台泰時報27日電)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NESDC)主席蘇帕武(Supavud Saicheua)26日表示,泰國經濟長期成長乏力,主要受到五大結構性問題拖累,呼籲政府進行全面性改革,以恢復國際投資者與企業界信心,並助國家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蘇帕武是在2025年度「重塑泰國制度架構」(Thailand’s Institutional Reform)研討會上致詞時指出,泰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本,理應具備邁向高收入國的潛力。然而,自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計畫第十期以來,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均增長率始終低於5%,不足以支撐收入結構轉型,導致國際競爭力排名顯著下滑。
他表示,過去十年間,泰國在政府效能方面的表現跌至最低點,顯示國家機構運作效率持續惡化,並進一步侵蝕投資者信心。他強調,問題並非短期波動,而是長期結構限制所致。
蘇帕武指出,第一項問題是法律與規範過於繁複且老化,造成市場競爭受阻。現行規章眾多,但部分條文已不合時宜,不僅拖慢企業運作,也降低市場靈活度。
其次,法治精神不夠堅實,使外部投資面臨不確定性,增加不必要成本,並影響國際社會對泰國的信賴。
第三,制度性貪腐根深蒂固,扭曲資源分配與激勵結構,嚴重削弱國家總體生產力與市場效率。
第四,民主制度仍顯脆弱,無法建立開放且公平的規則環境。這不僅影響投資信心,也加劇市場壟斷,壓抑創新與整體經濟活力。
第五,龐大且低效的政府體系成為沉重負擔。公共部門結構臃腫、成本過高,缺乏跨部門協調,加上預算制度與實際成效脫節,導致財政空間有限,無法有效因應新挑戰。
蘇帕武強調,這五大結構問題是造成經濟長期低成長的主因,若不徹底改革,泰國將難以擺脫中等收入陷阱。他呼籲政府展開全方位結構調整,包括制度創新、公共治理改善,以及建立能適應全球快速變動的政策框架。
他並指出,當前全球環境日益複雜且多變,若泰國不能及時調整結構,將進一步失去競爭優勢。他強調,改革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恢復社會信心與強化國家韌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