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1月8日電)泰國甘蔗與砂糖委員會(OCSB)宣布,將自11月8日起調升國內砂糖售價,每公斤上漲3泰銖,白砂糖調至每公斤24泰銖,精製砂糖則為25泰銖。該委員會表示,此次調整是為反映製糖成本上升,並作為新榨季(2568/2569年度)甘蔗收購價與收益分配計算的基準。不過,由於砂糖屬於政府管制商品,外界憂心此舉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推升食品、飲料等民生消費品價格。
消息指出,OCSB早在10月24日便發布首份公告,當時設定白砂糖每公斤21泰銖、精製砂糖22泰銖,並自10月1日起生效。惟因原料與能源成本持續攀升,委員會於11月7日再度發布第二份公告,正式調整價格至現行水準。
據悉,泰國商務部將砂糖列入2025年度59項「受控商品」之一,由中央商品與服務價格委員會(JSCCIB)監管,以防止價格異常波動。然而,本次價格調整並未經由商務部核准,而是由隸屬工業部的OCSB 直接發布,引發市場與民間質疑是否存在程序爭議與部門間溝通落差。
業界人士指出,依現行法規,凡屬受控商品的價格調整,應經商務部與JSCCIB 審議後方可實施。本次由OCSB 逕行宣布,使外界懷疑政府部門間是否存在權責重疊。消息人士更強調,若漲價決策未經協調,恐在當前經濟疲弱情勢下加重消費者負擔。
多位業者表示,砂糖價格每公斤上漲3泰銖,相當於調幅約13%至14%,勢必推升食品與飲料生產成本。由於砂糖為主要原料,預期將影響飲料、甜點及即食食品等多類商品售價。部分企業正等待政府澄清決策程序與核准狀況,以評估後續定價策略。
報導指出,過去類似情況曾引發爭議。當時商務部以「避免壓力轉嫁至消費端」為由拒絕調價,最終導致政策延宕。分析人士認為,本次若缺乏跨部會協調,可能再度引起市場波動,影響物價穩定與消費者信心。
政府內部人士透露,內閣近期將就砂糖價格調整展開討論,並可能要求OCSB 向商務部提交報告,以釐清定價依據與市場影響評估。
圖片來源:Thansettaki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