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低十萬債改」 助民重返金融體系

(台泰時報11月7日電)泰國政府近日宣布啟動「低十萬債務重組」計畫,協助欠款金額不超過10萬泰銖的民眾重新進入金融體系。政府發言人西里蓬(Siriphong Angkasakulkiat)表示,此政策由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主導,旨在系統性解決小額壞帳問題,讓陷入債務困境的民眾有機會重新建立信用。政府將成立專責單位,負責全國範圍內的個人債務重整作業。

西里蓬說明,此計畫並非免除債務,而是將壞帳進行結構性調整。政府將透過相關機構向銀行及金融機構收購壞帳,並邀請債務人重新協商還款條件,包括減少本金、免除利息與罰金,以及延長還款期限。由於這些壞帳在銀行帳面上多已全額提列損失,因此金融機構普遍樂於配合。

他進一步指出,這項措施將使債務人獲得「第二次財務人生機會」,因為完成重整後即可從信用資料中心名單中除名,恢復正常金融往來。「我們並非替人民清償債務,而是讓債務得以重生,使他們再次具備經濟活動能力。」西里蓬說。

政府方面預估,該計畫不僅有助民眾紓困,也能讓壞帳重新成為具經濟價值的資產,預期將有超過一千億泰銖資金重新流入市場。這些資金將透過債務償還與民眾再度參與金融交易的過程,帶動基層經濟與整體金融體系復甦。

據了解,泰國政府近月來積極推動多項紓困方案,包括授權農業銀行(BAAC)設立資產管理公司(AMC),協助十萬名農民重整八十億泰銖債務,以及批准首階段NPL(不良資產)重整計畫,處理約六萬兩千億泰銖、兩百三十萬筆壞帳。

西里蓬強調,「低十萬債務重組」是一次性措施,政府無意傳遞「欠債可待國家救助」的錯誤訊息。此舉目的在於讓受影響者重新站穩,避免重蹈負債覆轍。他表示:「這是讓債務人獲得新起點,同時也讓整體經濟體系恢復穩定的政策。」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