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泰時報11月7日電)泰國商務部公布,2025年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76%,降至100點,為連續第七個月下滑。當局表示,通膨放緩主要受政府降低生活成本措施、能源價格下跌及豬肉、雞蛋、新鮮蔬果等民生物資價格下降所帶動。
商務部貿易政策暨戰略辦公室主任南塔蓬(Nantapong Chiralerspong)指出,政府推動能源降價與生活補助計畫,使通膨率持續放緩,預期11月指數仍將延續下降趨勢。杜拜原油價格較去年同期顯著下跌,加上政府鼓勵內需旅遊、調降飯店房價與推動「一人一半加強版」(Khon La Khrueng Plus)共同支付方案,均有助抑制物價漲勢。
南塔蓬表示,今年全年通膨率可能出現負值,但不應視為通貨緊縮現象。他指出,「核心通膨仍呈上升,顯示整體需求穩定,並無購買力下滑的跡象」。同時,政府的減負措施與共同支付政策在刺激消費面上發揮正面作用。
他並提到,若家庭債務紓困政策見效、民眾債務負擔減輕,消費能力可望回升,通膨亦有機會小幅回升至正區間。他強調,雖然低通膨可減輕民生壓力,但從經濟長期發展角度,適度的物價成長仍是推動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
泰國通膨自2025年初以來持續下降,主要反映國際能源價格走低、農產品供應穩定及政府抑價措施生效。分析人士認為,若油價維持低檔、農產品供應穩定,第四季整體物價仍將維持溫和趨勢,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多操作空間。
圖片來源: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