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美簽貿易框架 將購美機農產能源

(台泰時報10月27日電)美國白宮26日公布《美泰互惠貿易框架協議》內容,顯示兩國達成重大商貿共識,泰國將向美方採購農產品、能源與航空器,總金額逾200億美元。此協議被視為深化雙邊經貿與安全夥伴關係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美方文件,雙方同意建立「互惠貿易協定執行框架」(Framework for a U.S.–Thailand Agreement on Reciprocal Trade),旨在擴大市場開放與投資機會,並解決長期存在的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協議的基礎源自1966年《美泰友好經濟條約》及2002年簽署的《美泰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TIFA)。

依據協議,泰國將取消約99%的關稅限制,涵蓋美國主要工業、食品及農業產品。美國則維持對泰商品徵收19%的報復性關稅,但針對列入行政命令14346附錄III的品項,稅率將降為0%。此外,雙方將共同處理非關稅壁壘,如泰國進口車輛的安全與排放標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之認可,以及美製醫療設備與藥品市場准入問題。

能源與燃料領域部分,泰方將放寬乙醇進口許可制度,允許自美國進口燃料乙醇;並檢討相關海關法規,取消舉報獎勵制度以減少貿易干擾。雙方亦承諾推動透明的監管機制,確保進口程序依據國際規範進行。

在農業領域,泰國將開放市場以利美國肉類與家禽產品進入,並接受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認證。對於美國乾酒糟(DDGS)等副產品,泰方同意依據科學與風險原則設定標準,避免不合理限制。

勞工與環保條款也是協議重點之一。泰方承諾修法保障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權,強化防止強迫勞動與童工措施;同時維持高標準環境法規,防止非法伐木產品貿易,推動永續漁業與打擊非法捕撈及野生動物走私。

在智慧財產權方面,泰國將強化打擊仿冒與盜版行為,落實技術防護措施(TPM)管理,並加速專利申請審理。雙方亦將合作處理國營企業(SOE)扭曲市場的問題,確保公平競爭。

數位貿易部分,泰國承諾不徵收數位服務稅,允許跨境資料自由傳輸,並永久支持世界貿易組織(WTO)對電子傳輸的免關稅政策。另將放寬外資在電信業的持股限制,取消國內支付交易須通過本地伺服器的規定,以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協議同時確認未來幾項大型商業採購案,包括:

  • 每年自美採購農產品(玉米、黃豆粕及乾酒糟等)約26億美元。

  • 進口能源產品(液化天然氣、原油與乙烷)約54億美元。

  • 購買美國製商用飛機80架,總值約188億美元。

雙方預計於未來數週內完成國內審議程序,正式簽署協定並啟動實施。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此協議將「推動印太供應鏈安全與綠色能源轉型」,同時為美企創造數萬就業機會。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