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東北房地產進入「Wait & See」 孔敬領先 烏汶追趕

圖片來源:AI

圖片日期:2025年9月 25 日

【本報訊】泰國東北地區房地產市場近來轉入觀望氛圍,買氣尚未全面復甦,業者與買方普遍採取「Wait & See」態度,等待政府政策與基礎建設帶來刺激。市場重點集中於孔敬、呵叻、烏汶、烏隆與瑪哈沙拉堪五大府,反映整體區域住宅動態。

泰國不動產資訊中心代理副主任西塔蓬‧西塔塔蓬 (Sitthaphon Sitthathaphong) 表示,2025年上半年東北住宅交易共14,515戶,占全國3.8%。其中孔敬市占率達1.6%,年增明顯,尤其預售案增加40%;呵叻則衰退16.9%,市占降至1.3%,失去長年領先地位。

排名第三的烏汶住宅交易1,420戶,年增22.6%,超越烏隆的1,287戶,後者雖小幅成長11%,但仍顯低迷。至於瑪哈沙拉堪僅498戶,年減19%,顯示買氣不足。

呵叻府不動產協會會長納塔蓬‧布拉薩西瓦邁 (Natthapong Prasarnsivamai) 分析,市場尚未回暖,但中高端透天住宅仍具支撐力,特別是單價介於500萬至2,000萬泰銖的專案,來自曼谷大型開發商的推案獲得穩定認購。政府推動的減免過戶與抵押稅費、放寬房貸成數(LTV),以及央行兩度降息,皆成為重要助力。

不過,因前期供給過剩,呵叻新案推出有限,多數開發商選擇延後布局,等待高速公路與高鐵專案落實後再進一步行動。納塔蓬指出,目前市場正處於「雙方觀望」階段,買賣兩端均等待基建完工帶來拉動效應。

另一方面,烏隆房市更顯沉重。烏隆府不動產協會會長乍都隆‧塔納普拉 (Chaturong Thanapura) 表示,區域收入減少,尤其農業與觀光疲軟,導致民眾購屋意願低落。即便政府推措施,也因「無錢可買」而效果有限。

此外,近年土地價格持續上漲,使新案開發成本高企,壓縮購屋族群的負擔能力。相較之下,中古屋市場相對活絡,特別是價格不超過250萬至300萬泰銖的物件,較符合實際購買力。部分小型開發商以低成本自建模式,因能壓低售價,反而取得較佳銷售成績。

烏隆正寄望於新鐵路及環城道路計畫,期望未來帶來結構性轉變。但目前專案仍在推進中,短期內難以撐起市場買氣。乍都隆認為,政府措施推出過慢且力道不足,應更快速並精準發力,例如推動旅遊以帶動地方收入,再反饋至房市。

專家認為,東北地區房市尚有潛力,但需政策與基建配合,方能迎來真正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