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調降泰國信用展望至「負向」 維持BBB+評等

圖片來源:https://www.prachachat.net/world-news/news-1890255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4  日

【本報訊】國際信評機構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24日公布報告,將泰國主權信用評等展望自「穩定」下調為「負向」,維持評級於「BBB+」。惠譽指出,泰國面臨公共財政壓力增加、政治不確定性延續,以及經濟成長動能偏弱等挑戰,成為此次調整展望的主要原因。

惠譽分析,泰國近年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使得公共債務持續攀升。截至今年八月,泰國公共債務總額已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9.4%,接近「BBB」評級國家的中位數。再加上財政緊縮政策一再延宕,與中期財政策略不明確,均對財政穩健性構成風險。

報告指出,雖然泰國仍享有一定的經濟韌性,但中期財政前景堪憂。特別是在低成長環境與人口老化壓力加劇下,若缺乏有效的財政改革,將削弱投資人信心。惠譽並警告,大規模刺激措施若持續,將推升財政赤字與融資需求,進一步限制政策空間。

同時,泰銖匯率近期亦承受壓力。泰銖兌美元24日盤中再度走低,接近兩週新低。不過,與年初相比,泰銖全年仍呈現近7%的升值,九月初一度觸及四年來高點,但受出口放緩與資金外流影響,波動加劇。

在經濟成長方面,惠譽預估泰國今年GDP僅能成長約2%,遠低於印尼與菲律賓逾4%以上的水準。泰國面臨美國對進口課徵19%關稅措施,衝擊觀光與出口,加上高企的家庭負債與泰銖強勢,均拖累內需及投資動能。

政治因素亦成隱憂。泰國前總理貝東丹.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於九月初遭憲法法院裁定去職,起因是其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的通話爭議,當時正值兩國邊境緊張升高之際。惠譽指出,這加劇政策方向不確定性,進而影響市場信心。

現任總理阿努廷.查恩維拉庫(Anutin Charnvirakul)承諾將於四個月內宣布大選,市場普遍關注是否會引發短期財政支出壓力。惠譽預期,少數政府可能動用政策空間以維持支持度,導致本財年赤字率擴大至GDP的4.6%,下一財年仍高達4.3%。

惠譽強調,若泰國能展現明確且可執行的財政路徑,並維持政治穩定與經濟結構改革,將有助於穩定信評展望;反之,若赤字持續惡化或政治僵局延續,則可能進一步拖累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