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憲法改革升溫 三黨不同模式角逐新憲制定權

圖片來源:https://www.bbc.com/thai/articles/c9dx6nn2pzjo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3日

【本報訊】泰國政壇修憲議題再度升溫。人民黨、為泰黨與Bhumjaithai黨近日相繼提出修憲草案,核心均指向建立制定新憲法的機制。人民黨作為國會第一大黨,掌握143席,上週已率先向國會議長提交修改第256條並新增第15/1章的草案,明定新憲制定程序。

為泰黨(141席)與Bhumjaithai黨(69席)則計畫於本週內與執政聯盟共同遞交版本,顯示修憲已成多黨共識。根據現行規定,修憲提案須獲國會五分之一議員連署,即491席中的99席;同時在一讀與三讀階段,需有三分之一參議員支持,即198名參議員中的66人,方能通過。

此舉源於9月10日憲法法院的裁決。法院認定國會有權修憲,但人民不可直接選舉制憲代表,並規定新憲須舉行三次公投,其中前兩次可合併。該判決引發爭議,被批評為限制人民直接參與。三大政黨遂各自提出替代模式,以確保程序合法並具正當性。

人民黨版本設計為「雙軌制」,由35名憲法起草委員會與100名顧問委員會並行。前者依國會比例選出,後者由各地民選產生,專責蒐集民意。為泰黨則提出151人制憲會,其中100人由全國選舉產生,51人由國會與內閣提名,再組成27人起草小組。Bhumjaithai黨版本則採99人模式,包括77名由各省推舉,以及22名來自學術界與專業領域。

三黨皆規劃在限定期限內完成草案並送交國會,隨後進行公投。依據初步時程,9月底三黨將提交修憲草案,10月國會完成一讀,年底進行二讀與三讀。若順利通過,2026年1月國會將解散,並於同年3月舉行大選與修憲公投。

現任總理Anutin Charnvirakul領導的少數政府僅握有146席,但依與人民黨簽署的協議,承諾在施政方針發布後四個月內解散國會,並推動修憲公投。人民黨強調,其模式可避免單一政黨壟斷;然而Bhumjaithai黨則認為應沿用1997年憲法的經驗,由國會篩選最終代表,以降低憲法法院再次介入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三黨方案各異,但皆體現推動新憲的共識。關鍵仍在於能否爭取參議院支持,並確保公投順利舉行。若無重大波折,泰國民眾最快將於2026年3月,在投下國會選票的同時,一併決定是否接受新憲,這將成為泰國政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