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列污染管制區 三大急行措施嚴控空污

圖片來源:https://www.thaipbs.or.th/news/content/356863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3日

【本報訊】泰國首都曼谷近年空氣品質持續惡化,細懸浮微粒(PM2.5)在乾冷季節頻繁超標引發社會高度關切。國家環境委員會日前通過決議,自9月17日起,將整個曼谷劃定為污染管制區,賦予主管機關更大權限,可即時採取應急手段,以減緩對公共健康的衝擊。

曼谷市府永續發展顧問潘蓬·維吉特塞特(Phonphrom Wikitset)表示,市府已規劃三項急行措施,預計近期正式發布。首先,柴油車黑煙排放標準將由現行上限30%進一步收緊;其次,凡超標車輛將不再享有30天改善期,而須立即停止上路;第三,低排放區(LEZ)範圍將自市中心9區及部分13區擴展至全市50區,形成更完整的防護網。

當局認為,三大措施可在11月至翌年3月污染高峰期發揮實質效益,減少霾害天數,並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市府同時將強化公共宣導,推動使用清潔能源,並加速建置監測站點,確保污染數據透明化。

工業排放亦被列為管控重點。曼谷市府已與工業部展開合作,計畫明年起實施主動稽查,特別針對涉及燃燒程序或粉塵量高的工廠。一旦檢測超標,將限期改善,逾期未達標者將依《工廠法》勒令停工。

據悉,工業部已完成兩項相關子法草案,其一要求所有位於曼谷的工廠必須安裝自動監測系統,即時回報煙囪排放數據;另一草案則針對鍋爐煙囪設定更嚴格的污染物上限,藉以削減PM2.5源頭。

同時,交通警察與運輸單位也將展開聯合稽查,強化對冒黑煙車輛的路邊檢測。官方人士指出,這些措施雖可能增加物流及部分企業成本,但長期而言,有助改善投資環境,並提升曼谷的國際形象。

環境觀察人士分析,曼谷此次全面升級管制,顯示泰國政府正以實際行動回應民眾對空污問題的憂慮。隨著2025至2029年國家空污治理計畫啟動,曼谷的經驗將成為其他大城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