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央行澄清 NEO 並非推升泰銖元兇 匯率走強主因美元走弱與金價

 

圖片來源:https://www.bangkokbiznews.com/finance/investment/1200079 

圖片日期:2025年9月23日

【本報訊】泰國中央銀行(Bank of Thailand, BOT)近日公開說明,市場對於「Net Errors and Omissions」(NEO,統計誤差項)是否推升泰銖走強的疑慮並不成立。央行表示,匯率升值的真正原因來自美元持續走弱,以及國際金價上漲,外資流入帶動資金面走勢。

BOT 助理總裁暨發言人 Chayawadee Chai-Anant 指出,央行已重新檢視 2024 年國際收支帳(Balance of Payments, BOP),並修正相關統計。調整後,NEO 金額由先前公布的 152 億美元大幅下修至 73 億美元,折合約 2,000 億泰銖,占出口總額僅 1%。

此次修正主要來自三方面因素。首先,泰國海關依據實際進口資料調整原油價格,使總進口金額下降,令 NEO 減少約 20 億美元。其次,外國直接投資(FDI)因企業逐步向商業發展廳提交財報而上修,導致 NEO 減少 27 億美元。最後,貿易信用(Trade Credit)因債權人展延還款期限,使年度償還額下降,NEO 進一步減少 42 億美元。

Chayawadee 表示,經修正後,泰國 NEO 僅占對外貿易總額 1%,遠低於全球平均的 2.4%。因此現階段並無過度風險,屬於各國統計數據中常見的誤差範圍。她強調,就像國內生產毛額(GDP)統計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央行正努力強化統計工具,並加強與各部門合作,縮小數據落差。

針對外界質疑 NEO 是否涉及「灰色資金」流入,央行則回應,目前難以直接確認。因為央行僅能監管透過金融體系的交易,若資金在場外流動,將難以掌握。例如,若外國人將美元兌換為泰銖後僅用於日常消費,便無法被追蹤;但若進入股市或直接投資,則會被計入國際收支帳,而不會列入 NEO。

央行重申,NEO 的影響實際上已於去年反映,不會成為當前推升泰銖的新壓力。近期泰銖走強,主因在於美元持續疲軟,加上金價走高,雙重因素推動外資流入,帶動泰銖升值。

Chayawadee 進一步指出,隨著金融數位化加速,跨境資金流動與犯罪手法也在同步進化。央行必須持續與其他主管機關協調,及時封堵金融監管漏洞,避免異常資金衝擊泰國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