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10日電)泰國中小企業促進辦公室(OSMEP)9日公布最新調查,指出中小企業(SME)正逐步調整方向,開發針對「高齡社會」(Aging Society)與「銀髮經濟」(Silver Economy)的新產品與服務。報告顯示,食品與健康產業被視為最具潛力的先導領域,成為泰國企業開拓永續成長新市場的關鍵。
OSMEP副主任帕尼達(Panita Chinawatra)表示,此次調查涵蓋全國六大區域共2,712家SME業者,結果顯示,目前平均有約11%的企業聘用高齡勞工,其中農業領域比例最高達17%,顯示該產業結構與經驗導向的特性,使高齡員工仍具價值。值得注意的是,約七成以上企業表示將持續聘用年長員工,反映市場對熟練與信任度高的人力需求仍然穩定。
在消費結構方面,多數SME仍以30至44歲的中壯年族群為主要客群,高齡顧客佔比不足10%。然而,多數業者已意識到銀髮族市場的潛力,並逐漸採取行動。調查指出,約19.3%的企業已開始針對高齡族群開發專屬商品或服務,如提供送貨上門、健康食品與飲品、營養補充品、及方便長者使用的店面設計等。
帕尼達指出,對於許多年逾60歲的企業主而言,「健康食品與飲品」是最容易切入的市場,其次為「身體與美容護理產品」及「輔助生活用品」。這些項目可結合泰國原有農業優勢與保健文化,成為出口及內需並行的成長引擎。
另一方面,報告也揭示SME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瓶頸。約26%的受訪者認為最迫切的需求是「市場資訊與消費行為研究支援」,其次18%的企業呼籲政府提供「研發與創新資金」。同時,業者普遍希望政府建立「高齡就業配套制度」,以放寬工作時數與退休年齡限制,鼓勵企業延攬熟齡勞工。
分析指出,隨著泰國邁入高齡社會,銀髮族人口占比預計在2030年突破三成,相關市場規模將快速擴張。中小企業若能及早轉型,從單一產品導向走向健康與生活整合服務,將可在新一輪人口結構變化中取得優勢。
帕尼達最後強調,政府正籌劃建立「SME高齡經濟創新平台」,整合研究機構、金融單位與企業資源,協助業者測試新產品與技術,並開發專為高齡族設計的體驗型商業模式。她表示:「銀髮經濟不是挑戰,而是機會。SME必須從認知轉向行動,才能在未來十年中站穩腳步。」
圖片來源:Bangkok Biz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