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泰時報10月9日電)泰國工業園區管理局(IEAT)於7月8日正式批准成立「阿拉雅工業園」(Araya Industrial Estate),成為全國第79座工業園,選址於北欖府(Samut Prakan)邦納塔路第32公里地段,作為國家級「智慧工業園區」(Smart Industrial Estate)示範項目。此舉被視為泰國邁向智慧化與永續產業轉型的重要一步,符合政府推動之「SMART I.E.」策略藍圖,由工業園區管理局與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共同執行。
阿拉雅工業園總面積達1,891萊,規劃為「阿拉雅東部門戶計畫」(Araya: The Eastern Gateway),以智慧基礎設施與數位科技為核心,兼顧環境、能源與人本設計。依據IEAT評估,園區啟用後將帶來國內投資總額約58,240億泰銖,並創造超過14,560個就業機會,預期將有效提升泰國在區域製造業鏈中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外資企業進駐。
據悉,「阿拉雅工業園」以SMART I.E.七大面向作為開發主軸,涵蓋智慧設施(Smart Facilities)、智慧資訊科技(Smart IT)、智慧能源(Smart Energy)、智慧經濟(Smart Economy)、智慧治理(Smart Good Governance)、智慧生活(Smart Living)及智慧勞動力(Smart Workforce),全面導入新世代科技系統與可持續管理模式,目標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綠色智慧產業園。
園區的智慧設施系統將應用感測與監控科技,設置空氣品質與水位偵測裝置,以維護區域環境安全;智慧資訊科技方面,將建置5G與光纖網路,並設立「城市營運中心」(City Operation Center),24小時即時收集與分析數據;智慧能源則以提升能源效率為核心,導入太陽能與智慧電表(Smart Metering)系統,降低碳排放並支援再生能源使用。
在智慧經濟層面,園區將推動BCG模式(Bio-Circular-Green Economy),促進產業與社區共生,建立低碳與循環經濟生態;治理面向則強調透明管理與可稽核機制,以提升投資者信任度。至於智慧生活與智慧勞動力,阿拉雅計畫以「全民設計」(Universal Design)理念打造綠地與生活設施,並與學術機構及產業合作,推動高技能人才培訓及終身學習體系,以培育能因應新產業需求的勞動力。
業界人士指出,阿拉雅園區的七大智慧基準已達國際標準,象徵泰國工業園區正邁向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新階段。IEAT表示,園區的發展不僅強化泰國作為東協生產與物流樞紐的角色,也將為國家創造長期經濟價值。當前園區建設進度穩定,預計完工後將成為示範性「智慧城市型工業園區」,引領未來十年泰國工業轉型方向。
此外,專家分析指出,隨著國際投資者關注ESG與低碳經濟,阿拉雅模式將成為吸引跨國企業的重要優勢。園區結合高效能能源管理、智慧數據中心與人本生活設計,反映出泰國政府對「智慧製造、生態永續」的戰略決心。此舉預期將促進高科技、電動車、綠能及數位產業鏈的集聚效應,推動泰國成為亞洲智慧工業新樞紐。
圖片來源:PostToday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