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出手東協 力推泰柬和談

(台泰時報10月8日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據報計劃在本月於吉隆坡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高峰會上,擔任泰國與柬埔寨和平協議簽署儀式的主持人。分析認為,川普此舉意在強化其「和平締造者」形象,爭取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同時藉機推動美國與東協國家的經貿議題。

根據《南華早報》(SCMP)10月7日報導,來自多位外交與政府消息人士的資訊顯示,川普已向東協秘書處及馬來西亞政府表達希望擔任儀式主席,會議預定於10月26日至28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此舉被視為美國試圖深化對東南亞外交參與的重要象徵。

消息指出,川普此番參與,除凸顯美方介入區域安全議題的積極態度外,也與其個人政治布局有關。自8月泰柬邊境爆發武裝衝突、造成43人死亡並於8月7日簽署停火協議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Anwar Ibrahim)一直扮演調解角色,而川普則以貿易談判延後為籌碼,敦促雙方加快達成正式和平協定。

報導同時指出,中國作為兩國主要貿易與外交夥伴,也參與促成停火過程。東協各國領袖預計將在峰會上與川普舉行雙邊會談,討論美方對該區徵收高達40%的進口關稅,並尋求稅率調降方案。

本屆峰會將雲集多國領袖,包括中國總理李強、印度總理莫迪、巴西總統魯拉及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各國普遍關注美方關稅政策對區域出口造成的衝擊。根據澳洲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分析,該稅率已使美國市場需求減弱,占東協出口總額約16%,迫使該區更倚重中國市場,其出口占比達20%。

不過,川普受邀參與會議的決定在馬來西亞國內引發爭議。前總理馬哈蒂爾批評美方在加薩衝突中的立場,指責其「支持違反人道罪行」。儘管如此,安瓦爾仍堅持以「包容與中立」為原則邀請所有主要夥伴,以維持東協的外交平衡。

新加坡ISEAS—尤索夫伊薩克研究所分析師林喬安(Joanne Lin)指出,此舉為「低風險但高策略性」的決策,有助東協在美中競爭中保持靈活位置。洛伊研究所的影響力指數顯示,中國目前在泰國、柬埔寨、緬甸及越南擁有最高影響分數65分,美國則居次。

專家分析,川普重返東協舞台,象徵美國重新評估東南亞的戰略重要性。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在會中提出加薩人道議題,並藉東協—美國高層對話呼籲美方調整貿易與安全立場。

政治觀察家阿茲米·哈桑(Azmi Hassan)認為,東協將採取溫和路線,透過經貿論述凸顯該區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學者吳亞順(Oh Ei Sun)則指出,此次邀請反映東協務實外交思維,優先考量經濟與區域穩定而非意識形態立場。

圖片來源:NBC News 圖片日期:2025年10月7日